两江总督李勤恪兴锐挽诗

幕府承平一梦过,重来衰疾对山河。

中兴耆旧风流尽,晚岁功名驾驭多。

辈行同时皆显要,传闻故事有淆讹。

吞吴志在身先死,呜咽江声恨未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挽诗《两江总督李勤恪兴锐挽诗》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表达了对逝去的两江总督李勤恪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幕府承平一梦过”,以“一梦”比喻过往的太平盛世已成过去,暗示了国家局势的变迁。接着,“重来衰疾对山河”描绘出诗人再次面对江山时,因年老体衰而产生的感慨,既有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也暗含对国家现状的忧虑。

“中兴耆旧风流尽”一句,感叹曾经的中兴之士,那些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人物已经离世,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晚岁功名驾驭多”则可能是在赞誉李勤恪晚年仍能有所作为,成就不凡。

“辈行同时皆显要”表明李勤恪与他同时代的人都是显赫的重要人物,共同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传闻故事有淆讹”则指出历史上的事迹往往会有误传或误解,强调了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与尊重。

最后,“吞吴志在身先死,呜咽江声恨未磨”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李勤恪志向远大却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其中,“吞吴”典故出自三国时期孙权欲统一六国的故事,这里借以表达李勤恪的雄心壮志。而“呜咽江声恨未磨”则是以江水的呜咽之声象征着对李勤恪未能实现其宏伟抱负的遗憾与悲痛,这种情感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得以形象地展现出来。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其未竟事业的惋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63)

李希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讽

枕簟歌筵畔,无妨作冶游。

不须贪独睡,云梦泽南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赠张巽之观察

湖海元龙气未降,清谈马槊亦无双。

异花旧蓄戎王蔓,香草新搴楚客茳。

坐视颠危焉用相,从来弱昧不能邦。

君才管乐真无忝,试向床前拜老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隐约愁初觉,惺忪意已通。

冷清无处觅,攒簇有时同。

黯黯春僝僽,沈沈夜朦胧。

流传江鲍体,赋咏总难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江亭有怀王抚州秦曲靖

不道登临忆别离,春悲还更比秋悲。

山川信美非吾土,丧乱相仍复几时。

渐觉衣冠人事尽,应怜疾病报书迟。

圣朝坐论须才杰,流落江湖恐未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