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桐十咏.桐叶

吾有西山桐,下临百丈溪。

布叶虽迟迟,庇根亦萋萋。

密类张翠幄,青堪剪封圭。

滑泽经日久,濡毳随干跻。

近风带影动,坠雨向身低。

宁隐凡鸟巢,自蔽仪凤栖。

松柏徒尔顽,蒲柳空思齐。

但有知心时,应使常弗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我有西山上的梧桐树,它脚下是深深的百丈溪。
它的叶子虽然生长缓慢,却能紧密地保护着树根。
茂密得像张开的绿色帷幕,翠绿的颜色仿佛可以切割成玉圭。
经过长久的风雨洗礼,它的树皮光滑滋润,即使干燥也能保持湿润。
风吹过,树叶带着影子摇曳,雨滴则落在身上较低的地方。
它宁愿隐藏在平凡鸟巢中,也不愿遮挡凤凰的栖息之所。
松柏虽然坚硬,但梧桐并不粗鲁,蒲柳虽然柔弱,却想与之比肩。
只要时机合适,梧桐总会坚守本心,不迷失自我。

注释

西山桐:指梧桐树,生长在西山。
百丈溪:极言溪流深长。
迟迟:形容生长缓慢。
庇根:保护树根。
翠幄:绿色的帷幕,比喻梧桐茂密的叶子。
封圭: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玉器,这里形容梧桐叶的青翠。
濡毳:湿润的羽毛,比喻树皮的光滑。
干跻:干燥时仍能保持滋润。
凡鸟巢:普通鸟类的巢穴。
仪凤栖:凤凰的栖息之处,象征高贵。
顽:坚硬。
空思齐:徒然想与之相提并论。
知心时:心意相通的时候。
弗迷:不迷失自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翥对中国古代名木——西山桐的赞美之作。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桐树的形象,从其生长环境、叶片形状、生态保护到象征意义,都一一展现。

首句“吾有西山桐,下临百丈溪”,诗人以第一人称引入,强调桐树生长在高山之上,临近深溪,环境清幽。接下来,“布叶虽迟迟,庇根亦萋萋”描述了桐叶宽大而密集,如同绿色的帐幕,既缓慢展开又深情地保护着树根,形象生动。

“密类张翠幄,青堪剪封圭”进一步赞美桐叶的茂盛和色泽,暗示其珍贵如皇家封赏的玉圭。诗人接着写到,经过时间的洗礼,桐叶光滑润泽,即使在干燥环境中也能保持湿润,寓意坚韧不拔。

“近风带影动,坠雨向身低”描绘了风吹过时,桐叶随风摇曳,仿佛懂得避开风雨,保护自己和下方的生命。诗人借此表达桐树的智慧与谦逊。

“宁隐凡鸟巢,自蔽仪凤栖”寓意桐树不愿与凡鸟争艳,而是期待凤凰这样的祥瑞之鸟来栖息,体现了其高尚的品格。

最后两句,“松柏徒尔顽,蒲柳空思齐”,通过对比,赞美桐树的高洁,暗示松柏虽然坚硬,但不如桐树有灵性,蒲柳虽易折,却无法与桐树的高尚品质相比。诗人认为,只有真正了解桐树的人,才能欣赏其内在的价值。

总的来说,陈翥的《西山桐十咏.桐叶》是一首寓言诗,借物喻人,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收录诗词(10)

陈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科学家。咸聱子、桐竹君。5岁读书,14岁入县学,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至40岁时,方“志愿相畔,甘为布衣,乐道安贫”,一面闭门苦读,一面参与耕作,坚持不辍。北宋皇佑年间(1049年~1053年)撰成《桐谱》书稿约1.6万字,此书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著作。平生著有天文、地理、儒、释、农、医、卜算之书,共 26 部 182 卷,又有 10 图。是中国林学史上亦是世界林学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 字:风翔
  • 号:虚斋
  • 籍贯:江东路池州铜陵县(今安徽省铜陵县)贵上耆土桥(今钟鸣镇)
  • 生卒年:982年~1061年

相关古诗词

西山桐十咏.桐阴

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

所得成清阴,仍宜当白昼。

荫疑翠帟展,翳若繁云覆。

日午密影叠,风摇碎花漏。

冷不蔽空井,高堪在庭甃。

吾本闲野人,受乐忘茕疚。

亭亭类张盖,翼翼如层构。

月夕独裴回,犹思一重复。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西山桐十咏.桐花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

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

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

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

素柰亦足拟,红杏宁相加。

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奢。

歌管绕庭槛,玩赏成矜誇。

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西山桐十咏.桐乳

吾有西山桐,厥实状如乳。

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

外滑自为穗,中虚不可数。

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

霜后威气裂,随风到烟坞。

虽非松柏子,受命亦知土。

谁能好琴瑟,种之向春圃。

始知非凡材,诸木岂予伍。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西山桐十咏.桐孤

高梧已繁盛,萧萧西山陇。

毳叶竟开展,孙枝自森耸。

擅美推东南,滋荣藉萋菶。

不能容燕雀,只许栖鸾凤。

宁入吴人爨,堪随伯禹贡。

雨露时加润,霜雪胡为冻。

况有奇特材,足任雅琴用。

中含太古音,可美清风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