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张可久的《凤栖梧·天台石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中景象。首句“冉冉轻云随杖屦”以轻盈的云雾衬托出诗人漫步山间的闲适,杖履声与云朵相伴,富有画面感。接下来的“重叠岚光,花暗蒙蒙雨”描绘了山间雾气缭绕,花朵在细雨中显得朦胧而静美。
“大耳胡僧同笑语”引入了一位和蔼的僧人,他的笑声与交谈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份亲切与和谐。诗人与僧人在古老的松阴下交流,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的宁静氛围。“亭角玉龙泉两股”则描绘了石桥附近的泉水,清澈如玉,仿佛从亭角两侧流出,增添了山水间的生动气息。
“隔水招提,依约闻钟鼓”写远处寺庙的钟鼓声隐约可闻,与近处的自然景色相映成趣,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最后,“浴罢行吟披白羽,三更月上菩提树”描绘了诗人洗浴后在月光下吟咏的情景,白羽可能是僧人的法衣,也可能是诗人的披风,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沉浸在修行与自然之美的夜晚。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天台石桥的自然风光与僧人的生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体现了元曲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