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精舍南池作

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

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

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

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

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

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

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清澈的环境似乎并不遥远,炎热的气氛忽然消失无踪。
重重门户布满了绿色的阴凉,荷花装满了广阔的池塘。
石头上的苔藓散发出清浅的气息,树林的光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
沿着崖壁采摘紫色的果实,敲打着门槛引来吉祥的灵龟。
湿润的露气弥漫,浓郁的香气使人心旷神怡。
久居喧嚣之中,欣喜于自然的开阔,沉醉于游玩,感觉时间飞逝。
明早又将返回官府,对于这次幽静的欣赏应当深深反思。

注释

清境:清澈宁静的环境。
炎氛:炎热的气氛。
遗:消失。
重门:重重门户。
菡萏:荷花的别称。
广池:广阔的池塘。
石发:石头上的苔藓。
清浅:清澈浅淡。
涟漪:水波荡漾的样子。
缘崖:沿着崖壁。
紫房:紫色的果实,常指桑葚。
扣槛:敲打门槛。
灵龟:象征吉祥长寿的乌龟。
浥浥:湿润的样子。
馥馥:香气浓郁。
幽襟:内心深处的情感。
披:打开,舒展。
积喧:长久的喧嚣。
物旷:大自然的广阔。
耽玩:沉迷于游玩。
景驰:时光飞逝。
复趋府:再次前往官府。
幽赏:幽静的欣赏。
反思:思考回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环境的感受和欣赏。

开头两句“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表达了从热闹的尘世走进一片清凉的自然环境,如同从混沌中突然获得解脱。接下来的“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则具体描绘了一个被绿荫覆盖的大门和池塘内盛开的荷花,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第三、四句“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用来形容水石相依的清新景致,通过对石头反射和树木投影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最为细腻的情感。紧接着,“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则是诗人在山崖间寻觅奇花异草,并在栏杆旁观赏到悠游自得的灵龟,这些形象都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两句通过对早晨露水和幽香的描写,不仅传达了清新的气息,也表明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享受和赞美。以下,“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体会到了心灵的充实与快乐。

最后两句“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福时光的珍惜和回味,以及在早晨再次返回到尘世的府邸后,应当回想并珍视这一段宁静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心灵安顿的追求,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与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新理西斋

方将氓讼理,久翳西斋居。

草木无行次,闲暇一芟除。

春阳土脉起,膏泽发生初。

养条刊朽蘖,护药锄秽芜。

稍稍觉林耸,历历忻竹疏。

始见庭宇旷,顿令烦抱舒。

兹焉即可爱,何必是吾庐。

形式: 古风

楼中阅清管

山阳遗韵在,林端横吹惊。

响迥凭高阁,曲怨绕秋城。

淅沥危叶振,萧瑟凉气生。

始遇兹管赏,已怀故园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睢阳感怀

豺虎犯天纲,升平无内备。

长驱阴山卒,略践三河地。

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

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

穷年方绝输,邻援皆携贰。

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

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

饥喉待危巢,悬命中路坠。

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

空城唯白骨,同往无贱贵。

哀哉岂独今,千载当歔欷。

形式: 古风

简恒璨

室虚多凉气,天高属秋时。

空庭夜风雨,草木晓离披。

简书日云旷,文墨谁复持。

聊因遇澄静,一与道人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