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回澜台的雄伟壮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首联“关西谁筑此层台,屹立中流亦壮哉”以疑问开篇,引出回澜台的建造者和其在江河中的巍峨形象,展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气势。接着,“白浪势从天末泻,紫霞晖傍日边开”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白浪奔腾、紫霞映日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营造出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
“古丘百里蟠龙护,华表千年化鹤来”则进一步描绘了回澜台周围环境的神秘与古老,古丘蜿蜒如龙,守护着这一方土地,而千年华表上可能化鹤飞翔,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神话色彩。最后,“形胜有馀思罔极,至今风柏助悽哀”表达了诗人对回澜台及其所在之地独特风景的无限感慨,以及对过往历史的深深怀念,风中的柏树似乎也在为这份哀愁增添了几分悲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回澜台及其周边环境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观永恒魅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