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五首(其五)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侬在吴松江上住。

松江一府物产饶,四腮鲈鱼名最著。

半江红树买鱼回,洗手作羹同下箸。

骨肉团圞话一堂,秋月春风等閒度。

谁为戎首召寇来,喟集浏河与黄渡。

烽火连天神鬼号,那不逃奔犯霜露。

惘惘出门泪沾衣,萍梗飘零在何处?

回首故乡烟茫茫,室庐无羔劳瞻顾。

憔悴姬姜深自怜,衰草斜阳岁云暮。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不如归去”的反复吟唱,描绘了一位流离失所者的内心世界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吴松江畔的生活片段,以及突然间战乱带来的动荡,展现了战争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首句“不如归去”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主人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宁静江边的生活场景:买鱼回家、共同烹饪、家人团聚、共享四季的美好时光。这些温馨的画面与后文战乱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和平生活的珍贵。

然而,随着“谁为戎首召寇来”的疑问,诗人的笔锋转向了社会现实,揭示了战争的根源和对人民生活的破坏。烽火连天、神鬼号哭的场景,以及主人公为了逃避战乱而不得不离乡背井的无奈,都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

最后,“回首故乡烟茫茫,室庐无羔劳瞻顾”一句,将主人公的思绪拉回对故乡的回忆中,表达了对失去家园的哀伤和对未来的迷茫。结尾“憔悴姬姜深自怜,衰草斜阳岁云暮”更是将个人命运与自然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乱的生活状态,深刻揭示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家国的深情。

收录诗词(28)

许咏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陈毓瑞周年花甲二章(其一)

解组归来芒屩轻,春郊览胜寄吟情。

桃花认得河阳令,含笑先从道左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贺陈毓瑞周年花甲二章(其二)

春光如画艳阳天,生日刚逢上巳前。

准备兰亭修禊事,流风追溯永和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杨浣芬忆蓉室诗草四章(其一)

绮岁能为咏诗史,衰荣斧辱出蛾眉。

宫闱淑蕙经彰瘅,口吻生花绝妙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杨浣芬忆蓉室诗草四章(其二)

夫婿述闽署宰官,驰书敦勉到南安。

遂教陌上依依柳,当作甘棠一样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