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的《秋日登楼》其二。全诗以丘陵、榛岭、贯索星、皋陶祠等自然与神话元素为背景,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死、鬼神、天地间万物的深刻思考。
首联“丘陵亦难必,榛岭化麻园”描绘了丘陵和榛岭的变化无常,象征着世事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接着,“贯索星临庙,皋陶祠咽门”则引入了神话色彩,贯索星与皋陶祠分别代表了天上的星辰与人间的神祇,暗示着人与自然、神灵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颔联“死灰燃即溺,鬼朴至何言”进一步探讨生死问题,将死灰比喻为生命中的低谷或死亡,燃即溺则暗示生命的重生或转化,而鬼朴至何言则表达了对鬼神世界的疑惑与探索。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
颈联“地大官俱备,崖州宁足论”则从宏观角度出发,强调了大地的广阔与万物的丰富,同时也提出了对崖州(古代地名)的不以为然,可能暗含了对某些特定地域或事物的超越态度,体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生死哲学的融合与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意境美和哲理性,体现了明代文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