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
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
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晚的景象,诗人坐在那里欣赏着像钩一样的月亮。月亮从西南方向升起,又将在西南方向下沉。它的光影完全投射到了河面上,偶尔穿透树林之间的空隙。这场美丽的景致即使等待了三五个时辰,最终也只能成为一段千里之外的别离情怀。
诗人通过对月亮升起和下沉过程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游子思乡或是对远方某人的思念。中秋之夜,明月本应与亲人共享,却因为身处异地而不能如愿,故此生发出“终为千里别”的感慨。
诗中的意境淡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深切情感。
不详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王母欲过刘彻家,飞琼夜入云軿车。
紫书分付与青鸟,却向人间求好花。
上元夫人最小女,头面端正能言语。
手把梁生画花看,凝嚬掩笑心相许。
心相许,为白阿娘从嫁与。
画精神,画筋骨,一团旋风瞥灭没。
仰秣如上贺兰山,低头欲饮长城窟。
此马昂然独此群,阿爷是龙飞入云。
黄沙枯碛无寸草,一日行过千里道。
展处把笔欲描时,司马一騧赛倾倒。
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
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
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
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萧子草书人不及,洞庭叶落秋风急。
上林花开春露湿,花枝濛濛向水垂。
见君数行之洒落,石上之松松下鹤。
若把君书比仲将,不知谁在凌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