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七首(其七)云门示众云:人人尽有光明在

夜明帘外千峰秀,鸾镜台前万象虚。

扫踪灭迹,不立锱铢。谁为佛殿,谁是香厨。

敲出凤凰五色髓,击碎骊龙明月珠。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和超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哲理的画面。"夜明帘外千峰秀,鸾镜台前万象虚",诗人以夜空中的明月与山峰的秀美,以及鸾镜前的虚幻万象,象征着心灵的清明与宇宙的虚无,表达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

"扫踪灭迹,不立锱铢",进一步强调了禅宗中去除杂念、摒弃执着的思想,意在说明修行者应超越物质与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谁为佛殿,谁是香厨",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佛性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暗示了佛性就在日常生活中,无需刻意寻找或崇拜特定的场所或仪式。

"敲出凤凰五色髓,击碎骊龙明月珠",运用比喻手法,将修行的过程比作敲击凤凰获取其五彩斑斓的精髓,或是击破骊龙获取其明亮如月的珍珠,形象地表达了通过修行获得智慧与觉悟的过程,同时也寓意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困难与挑战,但最终会收获宝贵的精神财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关于自我净化、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内涵。

收录诗词(73)

释克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三首(其一)

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祇许佳人独自知。

形式: 偈颂

偈三首(其二)

本来无形段,那复有唇觜。

特地广称扬,替他说道理。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偈三首(其三)

十方同聚会,本来身不昧。

个个学无为,顶上用钳锤。

此是选佛场,深广莫能量。

心空及第归,利剑不如锥。

形式: 偈颂

休誇四分罢楞严,按下云头彻底参。

莫学亮公亲马祖,还如德峤访龙潭。

七年往返游昭觉,三载翱翔上碧岩。

今日烦充第一座,百华丛里现优昙。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