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稻了咏怀

稻穫空云水,川平对石门。

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

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稻谷收获后的田野空旷如云水,河流平静映照着石门景色。
寒冷的风吹过稀疏的树林,朝阳洒满村庄,鸡犬之声四散。
野外传来初次的战乱哭声,樵夫的歌声渐渐从村中传出。
无处可寻觅家乡的消息,我只能寄身于天地之间,任凭命运摆布。

注释

稻穫:稻谷收割。
空:空旷。
云水:形容视野开阔,像云和水一样。
川平:河流水面平静。
石门:地名或自然景观。
寒风:冷风。
疏落木:稀疏的树木。
旭日:早晨的太阳。
鸡豚:鸡和猪,泛指农家生活。
野哭:战乱中的哭喊声。
战:战争。
樵歌:樵夫唱的歌。
稍:渐渐。
无家:没有家。
问消息:询问消息。
作客:寄居他乡。
信:相信,任凭。
乾坤:天地,这里代指命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收后的田园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稻穗空云水”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秋天收获后的农田与远方连绵的山水相呼应的画面。"川平对石门"则描写了河流两岸地势平坦,恰如门扉一般的景象。

“寒风疏落木”表现了初冬时节,气候转凉,树叶纷纷脱落的场景。"旭日散鸡豚"则是太阳穿透薄雾,将光线洒在家宅上,温暖而柔和。

“野哭初闻战”一句传达了战争带来的哀伤与悲痛。"樵歌稍出村"则描绘了一幅樵夫开始唱歌走出村庄的景象,可能是对远方战乱的一种逃避,也表现了诗人希望通过艺术来暂时忘却现实苦难。

“无家问消息”表达了诗人流离失所,无处可归之感,以及对于故乡信息的渴望。"作客信乾坤"则是说作为一名旅途中的客人,通过写信这一方式来维系与远方亲人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和鲜活的自然形象,构筑了一幅古典田园诗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秋天的乡野之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土、对家国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历历

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

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

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双枫浦

辍棹青枫浦,双枫旧已摧。

自惊衰谢力,不道栋梁材。

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

江边地有主,暂借上天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双燕

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

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

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天末忆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