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

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

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

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外漂泊的我,让双燕感到惊慌,它们叼着泥土飞入这屋堂。
它们应该是在寻找干燥的地方,暂时避开潮湿和炎热,度过艰难时光。
在风尘仆仆中养育孩子,它们的归途漫长而艰辛。
如今正值秋天,天地间一片宁静,我也远离了熟悉的家乡。

注释

旅食:在外漂泊。
惊:使...惊慌。
双燕:两只燕子。
衔泥:叼着泥土。
此堂:这屋堂。
应同:应该。
避:避开。
燥湿:干燥潮湿。
炎凉:炎热和清凉。
养子:养育孩子。
风尘际:风尘之中。
来时:归来的路上。
道路长:路途遥远。
今秋:现在这个秋天。
天地在:天地宁静。
吾亦:我也。
离:离开。
殊方: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两只燕子在春日里飞舞,它们衔着泥土建巢,似乎与诗人有着相似的命运,共同躲避干燥和潮湿,也一起经历炎热和寒冷。诗中的“养子风尘际”表达了对后代的关心,而燕子的归来则象征着长途跋涉后的重逢。最后两句“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流离失所、身处异乡的感慨。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界生灵共鸣的情感,以及对远方家园的无限思念。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天末忆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数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天河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

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

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巴西驿亭观江涨又呈窦使君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

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

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