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廷评相会梓州

道视荀杨虽未至,分于管鲍已知深。

一千二百日离别,五十六驿外相寻。

重欲同君注周易,且来共我听胡琴。

月留屋角不下去,似与清风怜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尽管还未达到荀杨的境界,但友情已如管鲍之交般深厚。
长达一千二百天的分别后,我们在五十六个驿站之外相遇寻找彼此。
我渴望再次和你一起研究《周易》,暂且先来陪我聆听胡琴声。
月亮停在屋檐角落不愿落下,仿佛在怜悯我的清冷吟诵。

注释

道视:看待。
荀杨:古代贤者荀况和杨朱。
未至:未达到他们的高度。
分于:比得上。
管鲍:管仲和鲍叔牙,比喻深厚的友谊。
一千二百日:很长时间。
离别:分离。
五十六驿:很多驿站的距离。
相寻:寻找对方。
重欲:再次希望。
同君:和你一起。
注周易:研究《周易》。
共我:陪伴我。
月留屋角:月亮悬在屋檐。
不下去:停留不落。
似与:似乎与。
清风:清凉的风。
怜苦吟:怜悯我的吟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介的作品,名为《士廷评相会梓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渴望重逢之情和赞美其学识修养的诗篇。

诗中的“道视荀杨虽未至,分于管鲍已知深”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学问之深厚的赞赏。荀扬、管鲍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和政治家,这里用来比喻朋友的学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接着的“一千二百日离别,五十六驿外相寻”表明了诗人与友人的久别,以及跨越重重阻隔去寻找对方的迫切心情。数字“一千二百日”和“五十六驿”,不仅是具体时间和空间距离的描绘,也象征着渴望之深。

第三句“重欲同君注周易,且来共我听胡琴”,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共同研究儒家经典《周易》,并享受音乐的美好。这里的“周易”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智慧和哲思,而“胡琴”则是中原与西域交流的一种乐器,象征着多元文化的融合。

最后两句,“月留屋角不下去,似与清风怜苦吟”,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人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夜晚明月和清风的描写,传达了对朋友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在寂寞中寻找精神慰藉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更表现了作者对于学问、文化交流以及内心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月十日雨

鞭下不见血,顽石云不蒸。

鞭龙不至痛,六合雷不胜。

吾君与吾相,威德震八纮。

万物各脩职,雨师独敢宁。

形式: 古风

永伯仲渊在狱作九十二言伤之

吁嗟恶兽群,蹄踏麒麟如死麇。

吁嗟恶鸟音,啅噪凤凰伏中林。

我愿爪牙如锋锷,牙可噬兮爪可搏。

直入深山驱虎狼,护取麒麟好头角。

又愿身生两羽翼,一夕长就万丈长。

直入林中护凤凰,不使毛羽肤寸伤。

吾愿两未遂,中夜涕下沾衣裳。

形式: 古风

汉成帝

郁郁朱云志不伸,上方宝剑欲生尘。

空留折槛旌忠直,左右何尝去佞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刘生病归

泰山山前有琼圃,其中不树蕨与薇。

千头绿竹瑶实甘,百亩玉芝丹粒肥。

麒麟于于凤凰饱,鼓翅奋臆扬清辉。

徂徕山下少耕锄,蒿藜满圃无芳菲。

驺虞不住鸾鸟去,日暮啁啾燕雀飞。

嗟哉刘生失所投,不住泰山徂徕依。

经年采掇不得饱,正是新春癯瘠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