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雨

鞭下不见血,顽石云不蒸。

鞭龙不至痛,六合雷不胜。

吾君与吾相,威德震八纮。

万物各脩职,雨师独敢宁。

形式: 古风

翻译

鞭打之下不见流血,坚硬如石的心不动摇。
即使鞭打龙也无法使其感到痛苦,天地间的雷电也难以匹敌。
我们的君王与我,威严和恩德震慑四方。
世间万物各司其职,唯有雨神敢于安宁。

注释

鞭:鞭打,此处指惩罚或驱使。
顽石:形容非常坚硬,不易改变。
六合:古代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西、南、北。
八纮:古代中国认为天圆地方,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象征天下。
脩职:尽职尽责,履行自己的职责。
雨师:古代神话中的雨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即将到来的夏季雷雨的氛围,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以及君主威严的赞叹。

“鞭下不见血”暗示着虽然没有直接的伤害,但却有着隐性的震慑力;“顽石云不蒸”则形象地描绘出即将爆发的天气变化,顽石代表坚硬不屈,而云不蒸则显示出这股力量尚未完全释放。紧接着,“鞭龙不至痛,六合雷不胜”进一步强调了这场风暴的巨大能量,尽管还未到达疼痛或压倒一切的地步。

“吾君与吾相,威德震八纮”则转向人事,诗人将君主的权威和恩德比作自然界的力量,影响着四方八面的广大范围。最后,“万物各脩职,雨师独敢宁”表明了在这股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只有掌管雨水的神灵(雨师)才敢于其位安然无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力量的描绘,以及将之与君主权威相比较,展现出一种敬畏和赞美的情感。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伯仲渊在狱作九十二言伤之

吁嗟恶兽群,蹄踏麒麟如死麇。

吁嗟恶鸟音,啅噪凤凰伏中林。

我愿爪牙如锋锷,牙可噬兮爪可搏。

直入深山驱虎狼,护取麒麟好头角。

又愿身生两羽翼,一夕长就万丈长。

直入林中护凤凰,不使毛羽肤寸伤。

吾愿两未遂,中夜涕下沾衣裳。

形式: 古风

汉成帝

郁郁朱云志不伸,上方宝剑欲生尘。

空留折槛旌忠直,左右何尝去佞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刘生病归

泰山山前有琼圃,其中不树蕨与薇。

千头绿竹瑶实甘,百亩玉芝丹粒肥。

麒麟于于凤凰饱,鼓翅奋臆扬清辉。

徂徕山下少耕锄,蒿藜满圃无芳菲。

驺虞不住鸾鸟去,日暮啁啾燕雀飞。

嗟哉刘生失所投,不住泰山徂徕依。

经年采掇不得饱,正是新春癯瘠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安道登茂材异等科

尝言春官氏,设官何龌龊。

屑屑取于人,辞赋为程约。

一字竞新奇,四声分清浊。

矫矫迁雄才,动为对偶缚。

恢恢晁董策,亦遭声病落。

每岁棘篱上,所得多浮薄。

嗟哉浮薄流,不知王霸略。

六经挂东壁,三史束高阁。

琐琐事雕篆,区区衍述作。

随行登一第,谓身翥寥廓。

趋众得一官,谓身縻好爵。

栖栖咫尺地,燕雀假安托。

汲汲五斗米,雁鹜资饮啄。

壮哉张安道,少怀夫子学。

三就礼部试,不肯露头角。

耻用众人遇,羞将一赋较。

甘心拓翼归,志怀本卓荦。

三贤文章师,儒林推先觉。

百鸟声喈喈,独能辨鸑鷟。

玉石方混混,独能识至璞。

荐之于天子,此材堪轮桷。

遂得望清光,三接近帷幄。

僚友视万乘,器宇诚岳岳。

愿乞数刻景,古今可扬榷。

纵横三千言,得隽如夺槊。

上下驰皇王,周旋骋礼乐。

远推灾异源,上究星文错。

直言补王阙,危论针民瘼。

天子览其奏,嘉赏为嗟愕。

既叹相见晚,且言同时乐。

一命校秘书,恩泽优且渥。

追惜汉武世,仲舒道硗确。

再念文宗朝,刘蕡命蹇剥。

有才无其时,徒抱此诚悫。

吾君嗣丕基,百王惭景铄。

万物蒙休嘉,四夷奉正朔。

贤良得其时,才命不相虐。

一谒乃大遇,君臣无隔膜。

我贺吾君明,取士得英卓。

我贺吾道行,逢时不踸踔。

行顾入廊庙,钧轴在掌握。

上使斯文淳,下使斯民朴。

五帝从何追,三王岂为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