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送赵主簿自蜀归绛州宁觐

将归汾水上,远省锦城来。

已泛西江尽,仍随北雁回。

暮云征马速,晓月故关开。

渐向庭闱近,留君醉一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我将返回汾水之畔,从遥远的锦城归来。
已经航行到西江尽头,继续跟随北飞的大雁返回。
傍晚的云彩催促着马匹加速,拂晓的月光下故乡的关隘敞开。
渐渐接近家门,我挽留你再饮一杯酒。

注释

将:即将。
归:返回。
汾水:河流名,位于中国山西。
上:方位词,表示向上或去往。
远省:远方的省份。
锦城:古代对成都的美称。
尽:完毕,尽头。
仍:仍然。
北雁:北方的大雁。
暮云:傍晚的云彩。
征马:远行的马。
晓月:拂晓的月亮。
故关:故乡的关隘。
渐:逐渐。
庭闱:家庭,庭院。
留:留住。
君:您,尊称。
醉:喝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从遥远的蜀地(今四川地区)返回家乡绛州宁觐的旅途景象。开篇“将归汾水上,远省锦城来”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不舍,诗人通过描述友人的归程,抒发了自己对离别和重逢的情感。

接着,“已泛西江尽,仍随北雁回”则描绘出友人乘船行至西江尽头,又随着季节的变迁与大雁一同返回北方。这里“西江”可能指的是长江中游或下游地区,而“北雁”则象征着秋末冬初时节的到来,隐喻友人随着季节的变化归向北方。

第三句“暮云征马速,晓月故关开”写出了友人旅途中的匆忙与急迫。暮色中加快行程,夜晚则在故乡的关隘下露营,展现了归途中的急切心情和对故土的向往。

最后,“渐向庭闱近,留君醉一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挽留之情。随着友人行程接近家乡,诗人希望能与之共度美好时光,即使只能短暂相聚,也要留住这难得的欢乐时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旅途生活的理解。戴叔伦在此诗中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与季节变换,烘托出一种淡远而又内敛的情怀,与唐代诗风中的豪放与细腻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少女生日感怀

五逢晬日今方见,置尔怀中自惘然。

乍喜老身辞远役,翻悲一笑隔重泉。

欲教针线娇难解,暂弄琴书性已便。

还有蔡家残史籍,可能分与外人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长门怨

自忆专房宠,曾居第一流。

移恩向他处,暂妒不容收。

夜静管弦绝,月明宫殿秋。

空将旧时意,长望凤皇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长安早春赠万评事

春风归戚里,晓日上花枝。

清管新莺发,重门细柳垂。

经过千骑客,调笑五陵儿。

何事灵台客,狂歌自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长沙送梁副端归京

奏书归阙下,祖帐出湘东。

满座他乡别,何年此会同。

藉芳怜岸草,闻笛怨江风。

且莫乘流去,心期在醉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