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奏书归阙下,祖帐出湘东。
满座他乡别,何年此会同。
藉芳怜岸草,闻笛怨江风。
且莫乘流去,心期在醉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苦和对未来聚会的渴望。"奏书归阙下,祖帐出湘东"表明诗人朋友受命返回京城,而自己则留在长沙。"满座他乡别,何年此会同"抒发了对亲朋好友离别之痛,以及期待未来能与他们再次相聚的深切情感。
"藉芳怜岸草,闻笛怨江风"中,“藉芳”指的是细腻的情意,而“怜岸草”则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怀;“闻笛怨江风”表达了听到笛声时,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如同被秋风所触动。这里,诗人的情感通过景物和音乐得以深化。
"且莫乘流去,心期在醉中"则是在劝告朋友暂缓离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酒精的麻痹下逃避现实,延长这短暂的聚会时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音乐情感的描绘,以及对未来聚会的渴望,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世界。
戴叔伦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平实而不失深远之美,这首诗正体现了他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岁晚斋居寂,情人动我思。
每因一尊酒,重和百篇诗。
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迟。
夜郎流落久,何日是归期。
门前水流咽,城下乱山多。
非是还家路,宁知枉骑过。
风烟复欲隔,悲笑屡相和。
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
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
贳酒宜城近,烧田梦泽深。
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
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萧萧白发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
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
瑶池醉月劳仙梦,玉辇乘春却帝恩。
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