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觉苑寺雪后杜门

雪融檐溜如秋霖,古寺掩关无足音。

诗书废放道眼净,钟鼓杳隔禅房深。

老僧劝坐媒以火,茶鼎静听苍蝇吟。

胸中激梗造澄澈,一念不作千忧沉。

浮生半日未易得,邂逅胜境聊安心。

明日孤帆落何许,岁晚浊醪谁共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萧山觉苑寺的宁静与禅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在雪后的清幽景象,以及自己在此心境的平静与超脱。首句“雪融檐溜如秋霖”,以雪水融化滴落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古寺掩关无足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诗书废放道眼净,钟鼓杳隔禅房深”两句,通过对比诗书的废弃与心灵的清净,以及钟鼓声与禅房的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禅宗精神的向往。老僧的邀请,让诗人得以在温暖的火炉旁坐下,静听茶鼎旁苍蝇的低吟,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胸中激梗造澄澈,一念不作千忧沉”揭示了诗人通过冥想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宁静,所有的忧虑与杂念都被洗涤一空。最后,“浮生半日未易得,邂逅胜境聊安心”表达了诗人对短暂却难得的心灵栖息地的珍惜,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明日孤帆落何许,岁晚浊醪谁共斟”则以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与相聚的渴望,为这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追求和对内心平和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清待潮

江潮来去自有时,扁舟阁浅心如飞。

岸容霜竹青照眼,春信雪梅香扑衣。

天寒鄞江道路阻,岁晏钱清风俗非。

故园回首二千里,落日看尽行云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钱清过堰

小风吹树寒流止,始觉西江潮正起。

须臾倒卷縠纹来,已没岸痕犹未已。

江流自下河自高,逆上更堪行罔水。

九牛回首竹索细,十丈沙泥拒舟底。

舟师绝叫鼙鼓喧,观者骈肩汗如洗。

未经破碎亦偶然,得造涟漪真幸尔。

世间何事非人力,计久终须倚天理。

他年我欲治河源,要使黄流贯清泚。

形式: 古风

萧山雪中寄季修

南雪一尺馀,兹事岂常有。

直恐春气融,不忍加以帚。

我友隔十里,无人共觞酒。

披衣坐短篷,吟苦千呵手。

疾风穿帘幕,阴雾低窗牖。

思君欲乘兴,奈此衣见肘。

吾生为已疏,未即学耕耦。

要令天下肥,自以一身后。

三登今告祥,此意亦云偶。

端能歌丰年,击壤和田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过鉴湖

稽山霸业已芜没,贺老鉴湖今几时。

当年乞得亦清绝,不道后日知谁尸。

人生底物乃吾有,谬辱君赐宁非痴。

游人依旧逐胜赏,歌舞自昔皆尘泥。

荷枯苇折洲渚出,深处不变清琉璃。

汪汪万顷挠不浊,坐令我忆牛医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