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宋承奉好义歌

君不见簪折尚有戚,缶破还失声。

可弃复何惜,奈有不忍情。

蜀之内相宋公者,儒服聊借貂珰荣。

翻编展卷日不辍,谈仁说义口似天河倾。

前年搆江桥,长虹跨彩成双清。

今年结净居,乐哉斯丘手自营。

费金万馀极宏丽,空坟一个身长生。

国初宋学士,华国文之精。

蚕丛生流死且寓,山水啮冢见者惊。

今之内相古王叵,感此恻怛思迁更。

撤我□居,为彼佳城。

万金之重忍一掷,折簪破缶无其轻。

割爱以酬义,千人万人无此能。

割财以徇义,千里万里流其名。

来者有济,行人赞叹桥上行。

逝者有惠,枯骨负荷于冥冥。

何公慷慨乃如此,其德好藉诗书成。

可笑士良以书禁人读,欲使耳目涂聪明。

呜呼以公视仇仇乃诈,以仇视公公乃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蜀国宋承奉好义歌》描绘了一位名叫宋公的人物,他虽身处蜀地,却以儒家精神著称,穿着儒服却借戴貂珰以显荣。他勤奋好学,谈论仁义滔滔不绝,曾参与建设江桥,成就显著。后来他选择隐居,建造精致的居所,虽然花费巨大,但他将财富用于修建墓葬,表现出高尚的义举。

诗中提到的"蚕丛"和"山水啮冢"暗示了宋公的流离与身后事,而当今的内相(可能指当权者)受到宋公影响,深感悲悯,决定改变初衷,拆除自己的居所以造墓。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与那些只看重财物、禁止读书的士良形成鲜明对比,宋公的慷慨和真诚令人赞叹。

整首诗通过叙述宋公的事迹,赞扬了他的无私和义举,同时也批评了社会上某些人的虚伪和短视,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对公正义行的呼唤。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义商行

商程无山川,逐利是所征。

商车无岁月,徇义岂其情。

程君倜傥怀,久矣客辽城。

前年聘少房,镒金酬娉婷。

娉婷来归际,掩面泪纵横。

谓翁坐逮赇,鬻夫未能盈。

失身驯及妾,包羞履君庭。

彦宽未毕说,毅遣诫亟行。

人妻我可夺,人急我可乘。

酬金弗汝责,毁券迹亦平。

既以赎伉俪,复以赎笞搒。

父子与夫妇,载造遂欢迎。

义利在天地,有若水火争。

达人识所向,遐迩腾芳声。

我闻诘彦宽,辗尔无答应。

徐云勿多扬,我初不为名。

我即低头拜,古谊重光荣。

赞言欲劝薄,拙斐惟勉成。

形式: 古风

常熟张修撰孙女许人为妾杨大尹明父改妻先贤言氏之子因赋

芳兰阽粪壤,贞女议少房。

为计堕媒舌,父母惑如簧。

女子何所知,衷心不分明。

令尹廉非偶,喟为先德伤。

割俸资返聘,乃币乃篚筐。

改求大贤后,言氏得秀郎。

贞女与秀郎,既婚复有将。

此事若天斡,鬼神与之襄。

令尹通神明,义气扶纲常。

摘珠出泥涂,炯然开夜光。

拭璧从埃壒,焕尔昭天章。

富郑自范择,言子思激昂。

结草报治命,翰撰当不忘。

我特歌尹德,词短意则长。

形式: 古风

胡妇杀虎图

谁谓绕指柔,能化百鍊钢。

谁谓妇女柔,杀虎如刲羊。

有女如鼠恐其虎,况能杀虎非不祥。

脱夫之命岂例此,当熊之勇同肝肠。

寻常针线倦紫凤,卒与虎力争其强。

虎时顾得不顾失,妇心顾存不顾亡。

手中有刀爱作刀,以义淬之无敢当。

天寒月黑星有光,虎血涂地葭苍苍,人生有行无枣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杨氏义塾

老重诸孙教,还推与众同。

就于家有塾,顾自我求蒙。

买读书金白,供炊廪粟红。

四方皆竞利,此地有文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