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张修撰孙女许人为妾杨大尹明父改妻先贤言氏之子因赋

芳兰阽粪壤,贞女议少房。

为计堕媒舌,父母惑如簧。

女子何所知,衷心不分明。

令尹廉非偶,喟为先德伤。

割俸资返聘,乃币乃篚筐。

改求大贤后,言氏得秀郎。

贞女与秀郎,既婚复有将。

此事若天斡,鬼神与之襄。

令尹通神明,义气扶纲常。

摘珠出泥涂,炯然开夜光。

拭璧从埃壒,焕尔昭天章。

富郑自范择,言子思激昂。

结草报治命,翰撰当不忘。

我特歌尹德,词短意则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常熟张修撰孙女许人为妾杨大尹明父改妻先贤言氏之子因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关于贞洁与婚姻选择的故事。诗中,芳兰虽处污秽之地,贞女却坚守节操,拒绝了媒妁之言,她的父母被误导,而令尹杨大尹以其廉洁和智慧,决定改变初衷,资助她寻找更好的归宿,最终与秀郎匹配。这不仅是个人的美德体现,也是社会伦理的弘扬,如同明珠从泥沼中焕发光芒,如同擦拭污垢的璧玉重显其华彩。

诗人赞美了令尹杨大尹的高尚品德,他不仅遵循神明之道,还秉持正义,激发了言氏家族的激昂之情。张修撰孙女的婚姻转变,象征着对公正和美德的追求,结草衔环的故事也寓含了报答恩德的决心。诗人在短短篇章中表达了对杨大尹深沉的敬意,认为他的美德值得歌颂,尽管言辞简短,但含义深远。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胡妇杀虎图

谁谓绕指柔,能化百鍊钢。

谁谓妇女柔,杀虎如刲羊。

有女如鼠恐其虎,况能杀虎非不祥。

脱夫之命岂例此,当熊之勇同肝肠。

寻常针线倦紫凤,卒与虎力争其强。

虎时顾得不顾失,妇心顾存不顾亡。

手中有刀爱作刀,以义淬之无敢当。

天寒月黑星有光,虎血涂地葭苍苍,人生有行无枣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杨氏义塾

老重诸孙教,还推与众同。

就于家有塾,顾自我求蒙。

买读书金白,供炊廪粟红。

四方皆竞利,此地有文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分得义庄送李中舍贞伯还朝

君不见范公嗜义如饮食,范公庇族如羽翼。

亲疏百口百不忧,养生送死皆公力。

公存公亡犹一日,有田供需惠无极。

伐石纪事庄上头,大书特书高十尺。

李君车马有行色,下马读碑三叹息。

若见甘棠思召伯,若对澧流思禹迹。

李君亦岂寻常人,身小才大气正直。

博学强记无与敌,平步便当超九棘。

十年小心职文墨,阶次悠悠鬓将白。

故园已筑梅花庄,此意含仁我先识。

呜呼范公之后多閒田,愿君买接东西陌。

形式: 古风

镇南世节行为黔国公赋

黔公坐镇封内清,黔公卧治封外平。

碧鸡金马作门戟,复有滇池供洗兵。

黄牛平把宝刀换,春山来劝诸夷耕。

诸夷爱戴非一日,子孙孙子知生成。

雕题花脚最难服,今日推公无孔明。

忆昔先公遇高帝,鼾睡龙怀天不惊。

印如金斗酬百伐,带誓黄河申载盟。

桓桓祖武看公绳,天南别隐一长城。

金汤虽固尚在法,恩信相孚何待征。

古称仆射如弟兄,军中笑歌髀肉生。

国公自进玛瑙觥,醉后还赓出塞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