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劳吟

南中有鸟名伯劳,禽经羽族称雄豪。

曾隶九苞来拣竹,耻随百舌绕蓬蒿。

青春受谢,四月维夏。茂树薰风,长林短夜。

伊伊喔喔未有声,架架格格先鸡鸣。

阶前停蚓笛,江上住鼍更。熠耀收灯火,蟋蟀罢?筝。

村妇侵星提瓮汲,山农带月架犁耕。

戴胜降桑人共羡,鶗鴂歇芳君不见。

寄信难凭北去鸿,单栖肯逐西飞燕。

故乡迢递水云深,客游闻此几惊心。

何时高枕松䆫下,细听桐花小凤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伯劳吟》描绘了一种南国特有的鸟类——伯劳,以其雄壮的形象和独特的鸣叫为特点。诗中通过对比伯劳与百舌,强调了其不随俗、自尊自重的品性。春天过去,夏季来临,伯劳在茂盛的树下鸣叫,与夏日的微风和短暂的夜晚相映成趣。它的叫声先于鸡鸣,如同乐音,昆虫的活动也随着它的鸣叫而停止。

诗人借伯劳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游子的关切。他感叹寄信无门,只能羡慕那些能回归家园的鸟儿,如戴胜鸟和鶗鴂。最后,他想象自己在松林中安眠,聆听桐花小凤的鸣唱,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明月引

明月三五前,看看玉兔圆。

明月二八后,渐渐银蟾瘦。

天上婵娟有盈缺,人间宁免生离别。

绿醅翠醑一樽同,红颜白首千山隔。

形式: 古风

阳关图引

行行重行行,送客安西征。

可邻渭城曲,巳作阳关声。

阳关去渭城,四千五百里。

才闻征马嘶,初见行尘起。

行尘征马短亭前,弱柳垂杨古道边。

巳怜柳叶青如线,更爱杨花白似绵。

柳叶杨花春正好,輶车且驻长安道。

玉壶清酒竞芬芳,金谷艳歌殊窈窕。

徘徊共劝少留连,泯默相看两倾倒。

别鹤离鸾曲易终,百鹩飞燕互西东。

摇摇翠幰城隅日,猎猎红旗野渡风。

断歌零舞情难写,分手回头泪盈把。

安闲堪羡采薪人,潇洒谁如钓鱼者。

天涯风物异方身,争似在家相对贫。

乡梦三更悬马首,回肠九折绕车轮。

销磨岁月缘名利,鸿飞不至人偏至。

我所思兮明月同,君之出矣浮云异。

龙眠古刻昏莓苔,萧郎彩笔生绡开。

销魂莫续江淹赋,好画陶潜归去来。

形式: 古风

松谷歌

桂山漫招隐,桃源何渺茫。

何如徂徕松,明堂充栋梁。

君材本是明堂质,昂霄耸壑寥天一。

九皋瑞露饶声闻,三径岁寒偕胶漆。

顾我轻尘弱草同,神交万里尺书通。

何时九顶南岷下,共听陶家一枕风。

形式: 古风

黄柏行

宁食苦黄柏,莫作贵州客。

宁食头七醋,莫行贵州路。

少年轻壮心远游,早岁从军今白头。

只今行年七十二,犹作羁累滇海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