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山遥遥江潾潾,路傍老尽没闲人。
王孙不见草空绿,惆怅渡头春复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与怀古的意境。开篇"苍山遥遥江潾潾",设置了一个广阔而又有些萧瑟的自然环境,山川辽远,江水流动,但却没有人迹。紧接着"路傍老尽没闲人",强化了一种荒凉与静谧的氛围,即便是老者也不见踪影,更不用说闲适之人的出现。
诗人随后通过"王孙不见草空绿",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这里的“王孙”指的是古代贵族或皇室后裔,而“草空绿”则暗示着曾经繁盛之地现如废墟,只剩下无人问津的荒草。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惆怅渡头春复春",诗人表达了在这个渡口,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与离去,却只能感到无尽的忧愁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念。这里的“惆怅”是一种深沉的情感,而“春复春”,则是时间流转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时代更替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不详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烟愁雨细云冥冥,杜兰香老三湘清。
故山望断不知处,鶗鴂隔花时一声。
绣轭香鞯夜不归,少年争惜最红枝。
东风一阵黄昏雨,又到繁华梦觉时。
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
小桃花发春风起,千里江山一梦回。
烟外桡声远,天涯幽梦回。
争知江上客,不是故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