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塘食荔叹

君欲和诗无匆匆,唱首天下文章公。

今年荔子况倍熟,亭亭锦盖高张空。

猿偷鸦啄牧童采,林间残颗犹殷红。

在昔唐家充岁贡,吟讽何止杜陵翁。

南穷交州西蜀土,快马驮送如飞龙。

绛裳冰肌初照眼,玉环一笑恩光浓。

惟闽以远幸免涴,一颗不到温泉宫。

自从陈紫无真本,皱玉晚出尤称雄。

迩来鸡舌擅瑰玮,赞香誉味万喙同。

麟台仙人亲题品,天为此果开遭逢。

乃知微物似有数,声价亦与时污隆。

列圣俭德被华戎,微如淮白不敢供。

奈何置驿奉私室,安得木铎观民风。

山蹊谷堑日力穷,血肩踠足驰筠笼。

请公移此食荔叹,置在薰风殿阁中。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想要和诗却不必匆忙,就唱出那流传天下的文章。
今年荔枝尤其熟透,亭亭如伞般高悬空旷。
猿猴偷摘,乌鸦啄食,牧童采摘,林间残余的果实仍显殷红。
昔日唐朝时,荔枝曾作为岁贡,吟诵赞美之声不止杜甫一人。
从南至交州,从西到蜀地,快马如飞龙般运送荔枝。
鲜美的荔枝映入眼帘,如美女身着红裳,一笑间恩泽浓厚。
只有福建偏远之地,有幸免于污染,一颗荔枝未进温泉宫。
自陈紫荔枝无真品后,晚出的皱玉荔枝更受推崇。
近来,鸡舌荔枝以其瑰丽滋味闻名,众口皆赞。
麟台仙人亲自题名,天意如此,让这果实得以显赫。
由此可知,微小之物似乎也有定数,声望随时代起伏。
历代圣明帝王以节俭为德,即使是淮白这样的小物也不敢随意享用。
为何要设立驿站供私人享用?怎能以木铎观察民情呢?
山路崎岖,劳力耗尽,人们肩扛脚踏,只为送往皇宫。
请将这荔枝之叹移至熏风殿阁,使之成为佳话。

注释

和诗:应和诗歌。
天下文章公:指流传广泛的优秀诗文。
荔子:一种热带水果,此处指荔枝。
锦盖:形容荔枝树繁茂如伞。
殷红:深红色,形容荔枝熟透的颜色。
杜陵翁:指唐代诗人杜甫。
交州:古代中国南方地区。
木铎:古代传达政令的木制响器,象征观察民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和南塘食荔叹》。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享受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回忆。

"君欲和诗无匆匆,唱首天下文章公"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慢慢地去品味和创作诗歌,没有急躁,力求将自己的作品唱颂于世人的心中,让文学成为人们共同的话题。

"今年荔子况倍熟,亭亭锦盖高张空"写出了荔枝的甜美与丰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欢愉和满足的情感。

"猿偷鸦啄牧童采,林间残颗犹殷红"则是诗人观察到猿与牧童在采摘荔枝时的情形,展现了生命力的旺盛与自然界的生机。

"在昔唐家充岁贡,吟讽何止杜陵翁"此处提及历史上的文学巨匠,表达诗人对先辈文学成就的敬仰和学习之心。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文学与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表现出他个人的文学追求与审美观点。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到宋代文人在自然美景中的自在与从容,以及他们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发扬。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和族兄计院二首(其二)

畴昔曾赓殿阁凉,君恩重管旧□□。

□□□□□□诮,贺八惟宜道士装。

社里戴花□□□,□□□□□差彊。

摩挲壁记怀今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族兄计院二首(其一)

□□虽存阙北王,君公已隐墙东□。

□□□□□□□,□下首阳谁拙工。

兄健享年过寿□,□□□□□□蓬。

客嘲宾戏都休管,双耳新来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咏邻人兰花

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

我拙事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

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

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烟寺晚钟

问寺莫知处,跻攀又溯洄。

惟钟藏不密,日暮过溪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