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林寄远居,坐卧见樵渔。
夜火随船远,寒更出郡疏。
雪迷登岳路,风阻转江书。
寂寞高窗下,思乡岁欲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荒林寄远居”,开篇即设定了诗人置身于一片偏僻而幽深的山林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这里的“荒林”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照,更蕴含着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坐卧见樵渔”,诗人的日常生活与樵夫渔民紧密相连,他们的劳作场景成为了诗人静观的对象。这种生活让人感到宁静而又充实,显示出诗人对自然和平凡生活的热爱。
“夜火随船远,寒更出郡疏”,夜晚时分,远处的火光随着行舟渐行渐远,而诗人的心中却是清冷的月色伴随着稀疏的郡邑消息。这里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了一个既有距离感又不失关联性的生活状态。
“雪迷登岳路,风阻转江书”,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便是大自然也给诗人的行动带来了障碍:雪花迷漫,使得上山之路变得艰难;而强烈的风势,则让江上的船只难以航行。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通过“登岳”和“转江书”,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交流与隔绝的感受。
“寂寞高窗下,思乡岁欲除”,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坐在高窗之下,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家园的思念。随着年节的即将到来,这份思乡之情也变得更加迫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共同构筑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山水图。
不详
武林春草齐,花影隔澄溪。
路远无人去,山空有鸟啼。
水垂青霭断,松偃绿萝低。
世上迷途客,经兹尽不迷。
终年九陌行,要路迹皆生。
苦学犹难至,甘贫岂有成。
病携秋卷重,闲著暑衣轻。
一别林泉久,中宵御水声。
寻春与送春,多绕曲江滨。
一片凫鹥水,千秋辇毂尘。
岸凉随众木,波影逐游人。
自是游人老,年年管吹新。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