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戕贼金钴鉧,击贼捣衣杵。
今见赵小钱,昔闻杨悯女。
这首诗名为《捣衣杵》,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诗中通过"戕贼金钴鉧,击贼捣衣杵"这两句,描绘了捣衣的工具,暗示了古代妇女辛勤劳作的情景。"戕贼"一词形象地刻画出捣衣过程中的用力和磨损,而"金钴鉧"可能指的是质地坚硬的捣衣棒。接下来,诗人以"今见赵小钱,昔闻杨悯女"转折,将捣衣的场景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提及赵小钱和杨悯女两个名字,可能是借以表达对古代劳动妇女的同情和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通过捣衣杵这一日常生活用品,寓含了对古代女性艰辛生活的感慨,体现了杨慎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人文关怀。
不详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废刹临官渡,香台夜景澄。
僧言龙火焰,却是打渔灯。
流盼转相怜,含羞不肯前。
绿珠吹笛夜,碧玉破瓜年。
灭烛难藏影,洞房明月悬。
调丝曲房下,援镜绮窗西。
妆罢金星出,歌残璧月低。
留欢夜未足,恨杀汝南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