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乐亭(其二)

遥思湖上自由春,醉踏吟看属使君。

水底天光开静鉴,岸头花气递红云。

岛浮虚槛桥桥接,风翼时钟寺寺闻。

渍墨新名人会否,不将民乐废民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湖上春景的遐想与赞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和谐交融。首句“遥思湖上自由春”,以“遥思”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意境,仿佛诗人正置身于想象中的湖畔,感受着春天的自由与生机。接着,“醉踏吟看属使君”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湖上美景的喜爱之情,也暗含了对地方官员(使君)治理有方、百姓生活安乐的赞许。

“水底天光开静鉴,岸头花气递红云”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湖水比作静谧的镜子,映照着天空的光芒;而岸边的花朵则如同传递着红色云彩的使者,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湖畔的绚丽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岛浮虚槛桥桥接,风翼时钟寺寺闻”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岛屿在水面轻轻浮动,仿佛是虚幻的门槛,连接着两岸;风中传来寺庙的钟声,似乎在诉说着历史与信仰的故事。这一联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元素,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最后,“渍墨新名人会否,不将民乐废民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思考。他关心的是,新的文化名人是否能出现,以及如何在保持民众勤劳的同时,不忽视文化生活的丰富。这不仅是对个人艺术追求的期待,也是对社会整体文化生态的关注,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湖上春景的美丽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社会文化的深思,是一首富有意境、情感丰富且蕴含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

陈汝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眼不堪看郑獬,回头犹喜得陈传。

形式:

次韵和王逸叟感怀

万树秋声搅梦痕,望京楼上几斜曛。

星环北极辰犹拱,鹿走中原事未分。

忧世君真同贾傅,反骚我久愧扬云。

何当把臂深林里,共友空山麋鹿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建溪

水色山光表里清,野花溪柳意相迎。

狂歌惊鹭滩头散,攲枕看云岭上生。

峰曲转帆疑路尽,潭深飞棹觉舟轻。

归程渐喜乡关近,竹户枫林鸡犬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程给事知越州

贺老溪山久寂寥,辍从青琐去班条。

楼台爽气来蓬岛,鼓角新声压海潮。

千里劝耕趋垄亩,五云吟句落渔樵。

鉴湖想望隋河上,满眼清风逐画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