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至六通寺

山深息交游,独往寻僧庵。

径转忽异色,迎面堆浓岚。

高柯正脱叶,新红醉霜酣。

上方带修竹,万翠犹毵毵。

到门剥啄久,伛偻应瞿昙。

院静无履声,微闻度檀楠。

长老信古德,耿悫致敬谦。

同居尽清修,不数前三三。

上堂俨夕课,龙吟起深潭。

一步千威仪,千业一拜参。

皈依罪过身,惨怛人天含。

旁观敢赞叹,偷懈徒心惭。

方知设教力,历劫礼所担。

晚寻竹径归,回首情犹耽。

夜枕接瞻闻,寝寐同清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前往六通寺的经历。他避开尘世喧嚣,深入山中寻找宁静的僧庵。山路曲折,忽然眼前景色大变,浓郁的山岚扑面而来。沿途树木开始落叶,新红如酒,映衬着翠竹修长,环境清幽。敲门许久无人应答,诗人猜测是年迈的长老在等待。进入寺中,四周寂静无声,只有檀木香气飘过。长老古道热肠,谦逊有礼,僧众生活简朴而修行严谨。

晚课时,龙吟般的声音从深潭传来,僧人们的威仪庄重,对佛法的虔诚令人感动。诗人深感自己的罪过,内心悲戚,对僧众的修行充满敬意。旁观者也自愧不如,感叹教化之力深远。夜晚,诗人沿着竹径返回,心中仍留恋不已。入夜后,听着寺中的诵经声,他的心境更加清净严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景象和僧人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感悟和对僧侣生活的敬仰。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八月二十七日奉母再到龙井

浮踪到寺似投林,我与寒泉共一心。

坡老来如前日事,慈云閒作本山阴。

坚苍入骨嵌岩树,曲折沿流绕指琴。

未识诸天定何意,佛香遥送过前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楼望

残柳新芙晚更幽,湖天沉寂一当楼。

乱鸦脱叶参差暮,单雁重云夹带秋。

旧事已乾丛菊泪,閒心难繫故园舟。

危阑尽处从孤倚,搅入边风画角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晚禽

晚禽啼罢梦初回,绕砌芳兰几度开。

山月常看杯引满,松风不为世悲哀。

临流栖鹭同閒影,过雨寒花笑独来。

天末凉风归雁尽,有谁乘兴破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苏堪谢遗泉水之作

短瓢亲浥爱澄澄,巨瓮行担笑未胜。

试茗安能妨夜睡,倾瓶聊可漱晨兴。

松风一往萦残梦,石磴何时坐并肱。

空说清游住尘界,中心无那醉瞢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