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潮平两岸阔

晓风初静浪花轻,十里晴川一望平。

蛟窟夜寒云黯淡,蜃楼烟散月分明。

钓矶半入芦花影,渔笛遥连沙雁声。

却爱茫茫秋水色,羊裘何处不逃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江面晨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首句“晓风初静浪花轻”,以“初静”二字点明时间,清晨时分,微风拂过,波浪轻柔,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十里晴川一望平”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的天地之中,展现出江面的辽阔和平静。

接下来的两句“蛟窟夜寒云黯淡,蜃楼烟散月分明”,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夜晚与白天的景象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时间的流动性。蛟窟的夜寒与云的黯淡形成了一种阴冷的氛围,而当晨光初现,蜃楼的烟雾散去,月光变得格外明亮,这种转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也暗示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

“钓矶半入芦花影,渔笛遥连沙雁声”这两句则将视线转向江边,描绘了渔人垂钓的情景。半入芦花的钓矶,与远处传来的渔笛声和沙雁的鸣叫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

最后,“却爱茫茫秋水色,羊裘何处不逃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秋水的色彩在诗人眼中是无尽的美丽,而“羊裘”则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说,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和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0)

方应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

廿年投老此山丘,倚杖閒看水独流。

万树秋声连断峡,一天凉雨过层楼。

因题枫叶开诗卷,为访芦花上钓舟。

日静衡门无剥啄,忘机惟得伴沙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雨宿潼关

明灯虚馆凄清夜,细雨萧萧乱客肠。

秋入关门悲鼓角,年来驿路老星霜。

家临济水菰芦白,垄接南山黍谷黄。

千里故园愁阻绝,梦还京国亦他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隐阁春兴

小阁逶迤近水渠,萧条不让野人居。

惟将药裹供多病,不为花飞忆敝庐。

懒散江边清梦稳,交游天上故人疏。

亦知衰晚甘沦弃,世事浮云任卷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夜宿日观峰禅房

岱宗面面削芙蓉,时有卿云出汉封。

杖屦中天干象纬,风烟下界起蛟龙。

河流旧绕沧溟远,练影斜悬紫翠重。

夜半石床天籁发,梦中错认景阳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