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御府金奁出宝薰,爇来池上定知闻。
龙应覆手能为雨,岫岂无心漫出云。
秧插高田犹未遍,泉流幽涧恐难分。
奉常典礼吾方与,毋作神羞视秩文。
这首宋诗《龙池祷雨》是虞俦所作,诗人以金奁中的宝薰为引子,描绘了祈求降雨的场景。首句“御府金奁出宝薰”形象地展现了皇家祭祀时的庄重气氛和珍贵的香料。接着,“爇来池上定知闻”暗示点燃香薰后,龙神似乎能感知到人们的祈祷。
“龙应覆手能为雨”运用象征手法,将龙与雨水联系起来,表达对龙神降雨能力的敬畏。而“岫岂无心漫出云”则进一步描绘自然景象,暗示山峦间的云雾可能因龙的感应而生,增加了神秘感。
“秧插高田犹未遍,泉流幽涧恐难分”两句,通过农事尚未完成的细节,反映出人们对雨水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描绘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奉常典礼吾方与,毋作神羞视秩文”表达了诗人参与祭祀仪式的虔诚态度,提醒人们在祈求降雨的同时,也应尊重传统的礼仪制度,不可轻慢神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祈雨为主题,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展现出古代中国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
不详
纷纷覆雨与翻云,只有吴人不世情。
穷迫每怜长袖舞,别离愁听短歌行。
春波碧草连南浦,朝雨垂杨拂渭城。
丝竹未应陶写得,向来肝胆为渠倾。
幸有绨袍恋故人,不应回棹遽忘情。
相逢且话十年事,此别又成千里行。
归去我犹惭靖节,催科谁解恕阳城。
黄堂今有仁人在,璧水当年盖已倾。
朝雨城南柳色新,溪光溶漾宛如银。
地偏心远开三径,风引船回欠一巡。
二月欲来正月尽,三分已过一分春。
莺啼燕舞非吾事,管领韶华自有人。
当年名下无虚士,此日诗中有二难。
方驾饭山何太瘦,拍肩东野不言寒。
来章只好先呈佛,属和何当胜得官。
珍重牛腰成巨轴,丁宁莫与俗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