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甬东

战垒村村见,愁云日日浓。

乱骸争白草,旧鬼失青松。

不断三江鼓,难消八月烽。

山居何处好,比屋有新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村庄的凄凉景象。"战垒村村见,愁云日日浓",诗人通过村庄周围遍布的战垒和日复一日浓厚的愁云,传达出战事的频繁和百姓生活的苦闷。"乱骸争白草,旧鬼失青松",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荒芜,死者的遗骸与白草争夺生存空间,而昔日的生机盎然(青松)已不复存在,象征着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不断三江鼓,难消八月烽",这里的"三江鼓"可能指的是战鼓声不断,即使在江水边也清晰可闻,而"八月烽"则暗示烽火连天,战争无间歇。这两句表达了战事的持久和紧张。

最后,诗人发出疑问:"山居何处好,比屋有新舂?"在这样的战乱背景下,哪里才是安全的避难所呢?诗人期待的是和平宁静的生活,哪怕是最基本的粮食——新舂的谷物,也能成为一种奢望。

整体来看,这首《哀甬东》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56)

李邺嗣(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钳头一章招华、杨诸公

忆向西台哭不禁,钳头此日续南音。

冰城初筑君先入,剑树犹开我复临。

干弱支天留士气,霜青薙草见臣心。

重泉疑隔无多路,预逐香风梦去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铁围

铁围重入骨余劖,满国荆茨不可芟。

野旷侧身愁短褐,园荒托命失长镵。

三更自啮明茎草,一叶图开弱水帆。

欲逗残生竟何事,日来新制稻畦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善哉行

登山采薇,重茧下山。幽壑飞霜,百草失颜。

蟋蟀就田,行复入户。秋气迁人,我栖何所?

抠衣夜立,瞻拜天枢。明明华汉,下烛微躯。

壮气不居,我发易迈。志郁万年,其过乃大。

采薇硁硁,是为末节。臣靡不死,复兴夏室。

形式: 乐府曲辞

榕树楼晚眺

高阁登临快晚晴,好风吹送葛衣轻。

云中古寺疏钟动,树里斜阳远岫明。

被岸软沙眠乳犊,蘸波垂柳啭流莺。

归途缓踏溪桥月,何处渔舟短笛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