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风门岭

客来自风门,飕飗撼两袖。

溪回众峰新,畈绝一岭又。

行行春日微,怪禽啼白昼。

流年感花稀,古道表松秀。

聊此寄小酌,馀酣掬山溜。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翻译

客人从风门而来,寒风吹动他的双袖。
溪水曲折,映照着众多山峰的新绿,田地间一道山岭接着一道。
春天的阳光微弱,奇异的鸟儿在白天鸣叫。
感叹岁月匆匆,花儿稀疏,古老的道路上只有松树显得苍翠。
暂且在此小酌,酒后余兴,捧起山间的清泉。

注释

客:来访者。
自:从。
风门:可能指某个地方名或风大的入口。
飕飗:形容风声凄厉。
撼:摇动。
溪回:溪流曲折。
众峰:众多山峰。
畈:田地。
绝:尽头。
行行:行走。
春日微:春天的阳光微弱。
怪禽:奇异的鸟儿。
啼:鸣叫。
流年:流逝的岁月。
花稀:花儿稀疏。
古道:古老的路。
表:显现。
聊此:姑且。
小酌:小饮。
馀酣:酒后的微醉。
山溜:山涧的流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过风门岭》,描绘了诗人旅行中所见的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客来自风门,飕飗撼两袖”以风门岭为背景,写出了旅人从风门而来,寒风吹动衣袖的场景,形象生动。接下来,“溪回众峰新,畈绝一岭又”描绘了山川的变换,溪流曲折,峰峦重叠,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行行春日微,怪禽啼白昼”两句,通过春日阳光微弱和怪异禽鸟的啼叫,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神秘的氛围。诗人感叹时光流逝,花儿稀疏,“流年感花稀”表达了对岁月匆匆的感慨。最后,“古道表松秀,聊此寄小酌”则转向眼前景色,赞美古道旁挺拔的松树,借此暂且借酒浇愁,让山泉清流洗涤心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诗清新自然、寓情于景的特点。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别王监簿

玄发相逢雪满颠,一番欲别一凄然。

离亭落日马嘶渡,旧国西风人唤船。

湖海已空弹铗梦,山林犹有著书年。

蓬莱不隔青禽信,还折南枝寄老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别所亲

人生重离别,况此双鬓蓬。

亭柳非故色,昨夜吹霜风。

临分复携手,野色犹濛濛。

愁深转无语,写入潺湲中。

一水分两支,来共高高峰。

出山暂相失,到海终相逢。

形式: 古风

宋武帝居今为寿丘寺

青衣梦破满林烟,一掷乾坤亦偶然。

僧屋翠微看月上,江山犹似永初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李两山侍郎仲氏儒而医解后会稽索诗识别

我怀两山翁,夙抱经济略。

曾驱部使车,所至问民瘼。

昆阳斗大州,渔吏久竭泽。

三尺行风霆,四知厉冰檗。

公馀接寒士,促膝谈礼乐。

以我独闭门,前茅访林壑。

当途尽挟贵,此道可敦薄。

浮云于我如,霖雨用汝作。

如何岁龙蛇,斯人竟冥漠。

平生诗万篇,耿耿志谁托。

颇闻仲氏贤,风骨似其伯。

尔来一披雾,月梁慰离索。

纷纷鸡鹜中,夭矫见孤鹤。

阳秋皮里鉴,太素指下脉。

犹有刀圭功,可敌廊庙爵。

四百有四病,如禽应弦落。

真病在人心,问君有何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