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龚方伯之任浙省

醉拥骊驹赋别筵,宪臣今复典承宣。

位崇岳牧诸侯贵,地总扶舆两浙全。

紫气望连吴地迥,采毫题遍越山偏。

更怜八咏今犹昔,此日风流并可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所作的《送龚方伯之任浙省》。诗中描绘了龚方伯即将赴任浙省时的场景与情感,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官职升迁的祝贺。

首句“醉拥骊驹赋别筵”,以“骊驹”代指马匹,借以形容龚方伯即将离别宴会上的场景,通过“醉拥”二字,渲染出离别的氛围,既有不舍之情,又有豪迈之意。接着,“宪臣今复典承宣”一句,点明龚方伯的身份和即将承担的重要职责,表达了对其职务升迁的祝贺。

“位崇岳牧诸侯贵,地总扶舆两浙全”两句,进一步赞美龚方伯的职位尊崇,以及他将要管辖的区域之广,暗示其责任重大,同时也预祝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大展宏图。

“紫气望连吴地迥,采毫题遍越山偏”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紫气”、“吴地”、“越山”等意象,描绘出龚方伯即将前往的浙省之地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气息,同时也暗含对其未来仕途的祝福,希望他能如紫气东来,事业蒸蒸日上。

最后,“更怜八咏今犹昔,此日风流并可传”两句,表达了对龚方伯个人才华和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在浙省为官期间,能够留下佳话,传承风流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美好祝愿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赠钱牧斋少宗伯

汉苑文章首,先朝侍从臣。

三君同海岳,一老是星辰。

作直称遗古,推贤更得邻。

当时客渐进,文举气无伦。

陈窦圜中土,萧刘泽畔人。

蟪蛄喧日夜,兰桂历冬春。

旧学商王重,清流汉史均。

范宣谁让晋,卫鞅欲专秦。

独指孙宏被,仍污庾亮尘。

十年耕钓乐,七略较雠新。

当户无芳草,洪流逸巨鳞。

睚眦流訾訾,钩党报申申。

告密牢修急,经营伟节神。

霜华飞暑月,剑气彻秋旻。

明主终收璧,宵人失要津。

南冠荣衮绣,北郭偃松筠。

艰险思良佐,孤危得大臣。

东山云壑里,早晚下蒲轮。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初冬过尚湖

萧条帘幕不遮风,百顷清光半幅篷。

山色有无斜照里,人家低湿水烟中。

雁摇枯苇杆杆白,鹜映残霞片片红。

如此风光谁与会?笔床茶裹伴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东皋揽胜

天成位置绝形容,何处移来卓笔峰?

雉堞西城连北郭,楼台暮鼓及晨钟。

月摇水面流金粟,雨过山腰界玉龙。

柳外凭高穷目望,梅塘帆影更重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东皋春景

春光到处滞游人,自入桃源莫问津。

柳绿风微萦彩袂,花茵香软蹴轻尘。

虹桥宛转随波折,翠黛空蒙作意新。

胜地天开看不厌,愿分鱼鸟画中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