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黄草峡西边的船只不再归来,赤甲山下的行人稀少。
秦中的信使没有带来任何消息,蜀地的战事似乎充满了纷争。
万里秋风扫过锦绣江水,哪户人家的离别泪水打湿了罗衣。
别担心剑阁最终能坚守,听说松州已经被敌军包围。

注释

黄草峡:地名,位于四川。
西:方位词。
船:交通工具。
不归:未归。
赤甲山:地名,靠近黄草峡。
行人:走路的人。
稀:少。
秦中:古称,指陕西中部地区。
驿使:古代传递官府文书或信件的人。
消息:信息。
蜀道:指四川的道路,这里代指蜀地。
兵戈:兵器,借指战争。
是非:矛盾,纷争。
秋风:秋季的风。
锦水:形容江水色彩斑斓。
别泪:离别时的眼泪。
罗衣:丝织的衣服。
莫愁:古女子名,此处泛指忧虑。
剑阁:地名,位于四川北部,以险峻著名。
终堪据:终究能够坚守。
闻道:听说。
松州:地名,位于今四川阿坝州。
已:已经。
被围:被敌人包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和个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首句“黄草峡西船不归”表现了战争阻断了正常的交通,人们无法返回故乡;第二句“赤甲山下行人稀”则描绘了一种荒凉与萧索的景象,人们因战乱而避难他处。第三句“秦中驿使无消息”表明战争影响了信息传递,使得边塞之地与内陆失去了联系;第四句“蜀道兵戈有是非”则指出战争带来的争议和痛苦。

第五句“万里秋风吹锦水”中,“万里秋风”形容远方的秋天,风很大,很冷,而“锦水”通常指的是美丽的河流,这里可能暗喻家乡的河流。最后两句“谁家别泪湿罗衣。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危险和不确定性。这里的“谁家”指代着有家人在战乱中的人们,“别泪湿罗衣”则是说他们因为担心或失去亲人而哭泣,泪水湿了衣服。“莫愁剑阁终堪据”劝慰自己不要过于忧虑,因为剑阁(即今四川剑阁)虽然险要,但还能坚守。然而紧接着的“闻道松州已被围”却是对现实危机的认知,表明情况更加严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和诗人深沉的忧虑与思念。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喜雨

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

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

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

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

谷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

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

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

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形式: 古风

喜晴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

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

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

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

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

力难及黍稷,得种菜与麻。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英贤遇轗轲,远引蟠泥沙。

顾惭昧所适,回首白日斜。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

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

形式: 古风

寒硖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

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

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

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

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

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彭衙行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

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

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

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飧。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

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