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硖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

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

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

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

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

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行旅的艰辛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感受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在严寒季节独自跋涉于险峻山谷中的孤独与挑战。

“行迈日悄悄”一句,营造出一种时间缓慢流逝、自然景物静谧的氛围。紧接着,“山谷势多端”则突显了山川的险恶和复杂,诗人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环境。

“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中的“云门”、“绝岸”,形象地描绘出山高云重、难以攀越的景象,而“霾天寒”则增加了环境的严酷感,诗人似乎被困在这片寒冷与迷雾之中。

“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一句,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不适。这里的“我实衣裳单”,强化了诗人孤独旅行中的脆弱感,面对严冬,他的装备显得如此不足。

“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则是时间与环境双重考验的深刻体现。仲冬,农历十一月,即最冷的季节;而“溯沿增波澜”,则是在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旅途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接下来的“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两句,更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展示了诗人的艰辛。他与当地居民(野人)交流仅凭烟火传递信息,自己则只能在河边简单进食,这些细节都深化了旅途中的孤独感和生存的不易。

最后,“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情怀。诗人虽然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但对于这次旅行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继续前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川自然景观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困境、坚持精神追求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彭衙行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

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

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

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飧。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

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形式: 古风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形式: 古风

悲青坂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与君陶唐后,盛族多其人。

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

在今气磊落,巧伪莫敢亲。

介立实吾弟,济时肯杀身。

物白讳受玷,行高无污真。

得罪永泰末,放之五溪滨。

鸾凤有铩翮,先儒曾抱麟。

雷霆霹长松,骨大却生筋。

一失不足伤,念子孰自珍。

泊舟楚宫岸,恋阙浩酸辛。

除名配清江,厥土巫峡邻。

登陆将首途,笔札枉所申。

归朝局病肺,叙旧思重陈。

春风洪涛壮,谷转颇弥旬。

我能泛中流,搪突鼍獭瞋。

长年已省柁,慰此贞良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