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春日舟行

春涨一篙绿,江阔暮涛寒。

龙骧万斛飞举,鲸饮酒杯宽。

醉倚柁楼清啸,目送孤鸿杳霭,景意与俱闲。

恍若驭风去,蓬岛旧家山。记吾庐,环翠竹,拱苍官。

碧云信杳,谁为日日报平安。

桂棹桃溪归后,流水落红香寂,春事想阑珊。

赖有锦囊句,写向此中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闲适自得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篇“春涨一篙绿,江阔暮涛寒”,设定了整个画面的色彩与氛围。春水涨满,一篙之长已是碧波荡漾,而江面辽阔,傍晚时分的涛声则带来几分凉意。

紧接着,“龙骧万斛飞举,鲸饮酒杯宽”两句,通过对水中生物形象的描绘,使画面生动起来。龙骧飞腾,如同在天空中翱翔,而巨鲸则仿佛在品酒,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醉倚柁楼清啸,目送孤鸿杳霭”两句,转换了情境。诗人似乎已饮酒至醉,倚靠在船楼上,清啸长声,与远去的孤鸿相呼应,目光追随着它们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

“景意与俱闲”一句,则是对前述景象的一种总结和感悟。诗人通过这些景色,体验到了心灵上的宁静与自在。

接下来的“恍若驭风去,蓬岛旧家山”两句,又将情感引入到个人历史的深处。诗人似有恍惚之感,如同乘风而去,回望那遥远的蓬莱旧居,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记吾庐,环翠竹,拱苍官”三句,则是具体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园的记忆。庐舍被翠绿的竹子所环绕,而那古老的官道则长满了苔藓。

“碧云信杳,谁为日日报平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关心。在这片碧云之下,有谁每天都在报告家中的平安?

最后,“桂棹桃溪归后,流水落红香寂,春事想阑珊。赖有锦囊句,写向此中看”几句,则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期待。在归来之后,那充满桂花芬芳的溪畔,以及桃花飘香、流水潺潺的声音,都让人沉醉于春天的无限风光。诗人的心中,对这些美好的“春事”怀有深深的眷恋。而这所有的美好,都是通过锦囊中的句子来传达和记录,让后人得以一窥。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捕捉了一种超越时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三)次吴斗南登云海亭

年少青云客,怀抱百忧宽。

北窗醉卧春晓,归梦趁吴帆。

来访鸱夷仙迹,极目平湖烟浪,万象一毫端。

云海渺空阔,咫尺是蓬山。佩飞霞,囊古锦,几凭阑。

赤城应有居士,凤举更龙蟠。

待向玉霄东望,相与神游八极,身未似云闲。

长剑倚天外,功业镜频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

曳杖罗浮去,辽鹤正南翔。

青鸾为报消息,岩壑久相望。

无奈渔溪欸乃,唤起苹洲昨梦,风雨趁归航。

万里家何许,天阔水云长。历五湖,转湘楚,下三江。

兴亡千古馀恨,收拾付诗囊。

重到然犀矶渚,不见骑鲸仙子,客意转凄凉。

举酒酹江月,襟袖泪淋浪。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东坡引

绿波芳草路。别离记南浦。香云剪赠青丝缕。

钗分金半股。钗分金半股。阳关一曲声凄楚。

惹起离筵愁绪。梦魂拟逐征鸿去。行云无定据。

行云无定据。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生查子(其三)赋湘妃鼓瑟笺,湘妃泛莲叶,上有片云擎月

潇湘日暮时,倚棹蒹葭浦。

不见独醒人,愁对湘妃语。

璧月送归云,一叶莲舟举。

宝瑟奏清商,波底鱼龙舞。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