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美人娇醉落花钿,船载笙歌出柳边。
春满六桥调马路,香风飘趁玉丝鞭。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通过对美人、自然景观与活动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生活的感受和向往。
"美人娇醉落花钿"一句,以“美人”为主体,将其娇媚的醉态与飘落的花瓣相映衬,营造出一种悠闲愉悦的氛围。这里的“娇醉”,不仅形容了人物的情态,也暗示了一种生活的惬意和享乐。而“落花钿”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将美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船载笙歌出柳边"进一步扩展了画面,诗人将视角转向水上,透过轻盈的柳枝,传来了舟中悠扬的乐声。这里的“船载”表明了一种流动和移动,而“笙歌”则是对春日活动的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音响效果。
"春满六桥调马路"一句,诗人将视角拉远至城市的六桥区域,展现了一个充满春意的热闹场景。这里的“春满”强调了春天到来的丰盛,而“调马路”则是对市井生活的一种写照,表现了人们在春天游玩、赏花的习俗。
最后,“香风飘趁玉丝鞭”一句,以“香风”、“玉丝鞭”等意象,勾勒出一种高雅脱俗的境界。诗人通过对细腻气息和精美物品的描绘,强化了春日游宴生活的奢华与浪漫。
整首诗通过对色彩、声音、动态等元素的巧妙运用,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和生命力的跳动。
不详
凤箫声断綵鸾来,弄玉仙游竟不回。
英气至今留世上,年年化作此花开。
枕书午睡正朦胧,云翠风凉透葛中。
唤醒一床蝴蝶梦,轧鸦声在隔楼东。
湖中暖动采香船,晴入泥痕斗草天。
红影一阑春欲透,趱开桃杏向阳边。
不眠行绕石池吟,月色如银夜正深。
山路无风枯叶静,时闻露滴响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