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饮完离别亭中的酒后向西走去,人生就像随风飘荡的蓬草,常常感到遗憾。
回头看,烟雾缭绕的柳树越来越密集,淡淡的云彩中孤雁远飞,寒冷的夕阳映照着暮色天空,一片红色。
今夜,画船将在何处停泊?淮水边,月色朦胧,潮水已退平。
酒醒后四周寂静,愁绪却更浓重,只有残灯和孤枕陪伴着梦境,五更时分,微风吹过轻浪。

注释

离亭:古代送别之地。
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烟柳:烟雾笼罩的柳树。
孤雁:孤独的大雁象征离别或思乡之情。
寒日暮天红:寒冷的夕阳映照下天空泛红。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潮平:潮水退去,水面平静。
奈愁浓:无法排解的深重忧愁。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火。
五更风:黎明前的微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昌图的《临江仙》,体现了诗人对流年易逝、人生漂泊的感慨。从鉴赏角度来看,诗歌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淡定的哲理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首句“饮散离亭西去”,以一个简单明了的动作,开启了全诗的情绪。这里的“离亭”象征着告别、分别,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表达离愁的一种意象。诗人借由此景抒发自己对流年易逝的无奈和惆怅。

接着,“浮生常恨飘蓬”,“浮生”二字点出了人生如浮云,飘忽不定。“飘蓬”则是比喻人生的漂泊无依,更强化了诗人对人世无常的感慨。这种感慨在唐代文人中颇为普遍,他们经常借此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哀叹。

“回头烟柳渐重重”,这里的“烟柳”是春天的景象,通常用来描写物是人非的情意。诗人通过不断回首这一自然景观,感受到的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愈加浓郁的离愁。

在“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句中,“淡云”、“孤雁”都是寂寞冷清的意象,用以形容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的个性和他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末了的“寒日暮天红”,则是时间流逝后的另一种写照,透露出一丝秋意,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至于“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两句,诗人设问“今夜画船何处”,反映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画船”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所在,而非现实中可及之物。“潮平淮月朦胧”,则借景抒情,月色朦胧,水面平静,似乎预示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诗人在酒醒之后的人静夜深之中,愁绪更加浓重。这里的“残灯”、“孤枕”都是寂寞冷清的象征,而“轻浪五更风”则是夜深人静时分外界传来的微弱声响,也许在诗人的心中激起了更多的波澜。

总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蕴含深厚哲理和个人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3)

徐昌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省试临渊羡鱼

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

惭无下钓处,空有羡鱼心。

退省时频改,谋身岁屡沈。

鬣成川上媚,网就水宁深。

赪尾临波里,朱须破浪浔。

此时傥不漏,江上免行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圣德膺三统,皇恩被八埏。

大明均照物,小丑未宁边。

国相台衡重,元戎庙略宣。

紫泥方受命,黄石乃推贤。

问罪阴山下,安人属国前。

度关行照月,乘障坐消烟。

北阙纡宸藻,南桥列祖筵。

耀威当夏日,杀气指秋天。

鞞鼓鼋鼍振,旌旗鸟兽悬。

由来词翰手,今见勒燕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进太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秋风函谷应诏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