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三)

春风三阁上,珠翠日纷纷。

乐饮陶江月,清歌遏海云。

醉中失陈国,梦里入隋军。

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春风吹过三阁楼,满眼尽是璀璨珠宝。
在江月的照耀下畅饮,歌声高扬直抵海云。
醉酒中忘却了陈国,梦境中闯入隋朝大军。
庭中玉树般的乐曲,如今听来只剩凄凉。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
阁:楼阁。
珠翠:珠宝首饰。
纷纷:众多、繁多。
乐饮:愉快地饮酒。
陶:沉醉。
江月:江边的月亮。
遏:阻止、阻隔。
失:忘记。
陈国:古代国名,这里代指故国。
隋军:隋朝的军队。
玉树:形容优美的乐曲。
庭花曲:庭院中的乐曲。
凄凉:冷清、悲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宴饮赏月的画面,开篇“春风三阁上,珠翠日纷纷”写出春天的繁华与美好,接着“乐饮陶江月,清歌遏海云”表达了诗人在美丽环境中饮酒赏月,心情舒畅,甚至声称要用歌声遮住海上的浮动云朵,这种超脱现实的想象显示出诗人的豪放与自得其乐。

然而接下来的“醉中失陈国,梦里入隋军”则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人在酒醉之际,不知身处何地,仿佛迷失在陈国的旧日;而进入梦境,便穿梭于隋朝的兵伍之中,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无奈。

最后“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哀伤。玉树、庭花本应是美妙和谐的组合,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变得凄凉,不可闻,这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凋敝,更象征着人间美好的易逝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时光的回味,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一)

不事王侯者,翛然郑子真。

开田谷口美,荷锸白渠春。

德化移乡曲,声光动搢绅。

一时钟鼎贵,磨灭彼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咏史(其二)

延陵腰利剑,上国使初通。

待我周游遍,逢君遣奠终。

晶荧系高树,萧瑟动寒风。

谁敢欺生死,苍苍照尔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咏寒士

洋洋泌水侧,蓬室苦萧条。

衣薄难胜夜,厨闲空过朝。

笑谈东郭履,歌诵买臣樵。

但问才何似,无疑卿相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夜发长垣

长涂暑气剧,永日卧邮亭。

画伏如墙鼠,宵行似野萤。

歇鞍沙月白,拂面柳风醒。

历历瞻云汉,谁为二使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