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邦琛所作的《留别邓升仲三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邓升仲长久交往后,即将分别时的复杂情感。
首句“与子周旋久”,点明了诗人与邓升仲之间的深厚友谊,两人相处已久。接着,“幽栖借一枝”描绘了两人隐居生活中的亲密关系,如同在幽静之地相互扶持,彼此为伴。
“才名人共妒,贫贱尔偏知”两句,既是对邓升仲个人才华和品性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社会上才人被嫉妒、贫贱者被忽视的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邓升仲对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接纳。
“鸡黍终言晤,莺花自岁时”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自然四季更迭的感慨。鸡黍之约象征着友情的永恒,而莺花自岁时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不息。
最后,“谁怜风月夜,相忆各分歧”表达了诗人对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的忧伤。风月之夜,本是浪漫美好的时刻,但在分别之后,这份美好却只能成为回忆,各自的生活轨迹不同,思念之情却难以消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