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六十七)

知恩须报恩,有恩莫不更。

更在枯井中,谁能重来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题阙》中的第六十七首。诗中通过“知恩须报恩,有恩莫不更”这两句,表达了对感恩与回报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更在枯井中,谁能重来救”,则以形象的比喻,警示人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要懂得感恩和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简洁有力,寓言意味浓厚,强调了在人生的逆境中,感恩之心和互助精神的重要性。它提醒读者,在享受他人帮助的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共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六十八)

元得他恩重,酬偿勿使轻。

一餐何所直,感贺百千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题阙(其六十九)

蒙人惠一恩,终身酬不极。

若济桑下饥,扶论可惜力。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题阙(其七十)

得他一束绢,还他一束罗。

计时应大重,直为岁年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题阙(其七十一)

贷人五?米,送还一硕粟。算时应有馀,剩者充臼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