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

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数枝谁带玉痕描。

夜夜东风不扫。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

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眠清晓。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沂孙的《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其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深情描绘和对孤傲之美的赞颂。首句“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梅花的清丽脱俗,一“褪”字生动表现了花瓣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之态,三寸不烂之地,却自有温婉之姿。紧接着,“数枝谁带玉痕描”则是对梅枝上积雪的细腻描写,诗人通过“玉痕”的比喻,不仅突出了雪梅的洁白,更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夜夜东风不扫”一句,则透露出一种无人知晓、只有自然界默默见证的孤独美感。这里的“东风”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往往象征着春天,但诗人却强调它没有扫去梅花上的积雪,似乎是在强调梅花与众不同的坚守和纯洁。

接下来的“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溪水边梅花的倒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淡,而“梦中落莫魂销”则是对这种美感到达极致后的状态——仿佛灵魂在这纯净的画面前也已经融化,不再有尘世的牵挂。

最后,“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眠清晓”两句,以冷酷的冬日来映衬梅花的坚韧与孤傲,以及诗人对这种美的独自珍视。这里的“峭寒”和“素被”,一方面强化了自然界的严酷,另一方面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不移。

整首诗通过对雪梅的细腻描写,以及环境与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独自珍视美好的情怀,是诗人对于理想之美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69)

王沂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 字:圣与
  • 号:碧山
  • 籍贯:玉笥山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其五)四明别友

十洲三岛曾行处,离情几番凄惋。

坠叶重题,枯条旧折,萧飒那逢秋半。登临顿懒。

更葵箑难留,苎衣将换。

试语孤怀,岂无人与共幽怨。

迟迟终是也别,算何如趁取,凉生江满。

挂月催程,收风借泊,休忆征帆已远。山阴路畔。

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政恐黄花,笑人归较晚。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四)赠秋崖道人西归

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

故里鱼肥,初寒雁落,孤艇将归时节。江南恨切。

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阕。

换尽秋芳,想渠西子更愁绝。

当时无限旧事,叹繁华似梦,如今休说。

短褐临流,幽怀倚石,山色重逢都别。江云冻结。

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寄取相思,一枝和夜雪。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二)蝉

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笺谁寄。凄凉倦耳。

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

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

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窗明月碎。

甚已绝馀音,尚遗枯蜕。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一)萤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练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

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何人为省?但隔水余晖,傍林残影。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