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一一一)

世言如花人薄命,谁识如花入卫霍。

只今保塞愿称臣,鬓蝉夺却貂蝉勋。

形式:

翻译

世人常说红颜薄命,又有谁能理解像花儿般的女子也能成为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英雄呢。
如今她只愿守边疆,甘愿称臣,即使白发斑斑,也夺走了昔日貂蝉的功勋。

注释

世言:人们的常言。
如花:比喻女子美丽。
人薄命:人们认为美女命运不好。
谁识:有谁能理解。
如花入卫霍:像花儿般美丽的女子进入卫青、霍去病的军营。
只今:现在。
保塞:守卫边疆。
愿称臣:愿意承认臣服。
鬓蝉:白发如蝉翼。
夺却:夺取。
貂蝉勋:历史上貂蝉的功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谌祜所作,题为《句(其一一一)》。诗中以“世言如花人薄命”起笔,引用了世人常言,认为美丽的女子往往命运多舛,暗示红颜易逝。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提出一个独特的视角:“谁识如花入卫霍。”他将女性比喻为如花的女子,意指她们不仅有外在美,更有才情和勇气,如同古代名将卫青、霍去病般建功立业。接着,诗人提到“只今保塞愿称臣”,表达了对这些女子保家卫国、甘愿臣服于国家大义的赞美。最后一句“鬓蝉夺却貂蝉勋”,以“鬓蝉”象征女子的秀发,与古代武将的貂蝉冠相提并论,称赞她们的功绩甚至超越了男性的荣耀。整首诗赞美了女性的智慧与勇气,突破了传统的性别观念,具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意义。

收录诗词(120)

谌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九十五)

玉花嘶徼外,翠辇过云中。

形式:

句(其六十五)

千山落木秋来客,两袖西风旦过僧。

形式: 押[蒸]韵

句(其十六)

诗到二南风化在,句流三谢语言工。

形式: 押[东]韵

句(其三十六)

聚火有莲知佛性,衡门无雁见交情。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