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方行赠予相虚中上人的作品,表达了对僧侣修行生活的敬仰和对佛法智慧的向往。首句“一室安禅久”描绘了上人在静谧的禅室中长时间沉浸在深沉的禅定之中,显示出其修行的专注与执着。次句“三生结愿频”则暗示了上人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他的愿望不仅限于一世,而是跨越三生。
“传经来帝子,送食下天神”运用了神话般的意象,将佛法的传播比喻为帝子(可能指佛或菩萨)的恩赐,而上人的日常供给则仿佛来自天神的眷顾,体现了修行生活的神秘与神圣。接着,“水月虚空相,山云自在身”以自然景象象征禅定中的空灵境界,上人的心境如同水中的月亮,空无自性,又如山间的白云,自由自在。
最后两句“慈航如可渡,应许姓庞人”表达了诗人对修行者的期许,希望如果上人的慈悲之舟能够承载世人过河,那么他应当接纳一个姓庞的人,这可能是对特定人士的关怀,也寓含着对佛法普度众生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美了僧侣的修行生活,也寄托了诗人对佛法的信仰和人间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