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三)

吴波浮动,看中流翻月,半江金碧。

醉舞空明三万顷,不管姮娥愁寂。

指点琼楼,凭虚有路,鲸背横东极。

水云飘荡,阑干千丈无力。

家世回首沧洲,烟波渔钓,有鸱夷仙迹。

一笑闲身游物外,来访扁舟消息。

天上今宵,人间此地,我是风前客。

涛生残夜,鱼龙惊听横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江面波光摇曳,映照着水中月影,半江金光闪烁。
在广阔无垠的明月下,我醉舞其中,不顾月宫嫦娥的孤独寂寞。
手指向那如琼楼般的仙境,似乎有天路可通,它横跨在东方的尽头。
水天相连,栏杆虽高却显得无力支撑。
回忆起家族往事,曾在江湖边渔钓,那里有隐士留下的痕迹。
我以轻松的心情游历世间,只为寻找扁舟的消息。
今夜在天上,此刻在人间,我如同风中的过客。
深夜涛声起,鱼龙也为横笛声所惊。

注释

吴波:泛指江面波浪。
中流:江心。
金碧:形容金光闪烁。
姮娥:嫦娥,月宫仙女。
琼楼:美玉建造的楼阁,象征仙境。
鲸背:比喻远方或仙境。
阑干:栏杆。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此处代指隐士。
扁舟:小船,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
风前客:形容像风一样自由自在的人。
涛生:涛浪生成。
鱼龙:比喻水中的生物。

鉴赏

这首《念奴娇·其三》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以月色下的江面为背景,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吴波浮动,看中流翻月,半江金碧"描绘了江面波光粼粼,月影倒映,犹如半江金碧辉煌,富有动态美。"醉舞空明三万顷"则借酒意形容月色的空灵和广阔,仿佛在舞蹈。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指点琼楼,凭虚有路,鲸背横东极",想象中有如仙境般的琼楼悬浮于空中,鲸背成为连接天地的路径,增添了神秘奇幻的色彩。"水云飘荡,阑干千丈无力"则写出江面水汽蒸腾,栏杆在浩渺中显得微不足道。

诗人回忆起自己的渔隐生涯,"家世回首沧洲,烟波渔钓,有鸱夷仙迹",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一笑闲身游物外,来访扁舟消息",诗人以轻松的心态,乘舟寻找自由与宁静。"天上今宵,人间此地,我是风前客",表达出超脱尘世、随风而行的逍遥心境。

最后,"涛生残夜,鱼龙惊听横笛"以涛声和鱼龙被笛声惊动,收束全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夜晚氛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上,这首词以月夜江景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二)

十年旧事,醉京花蜀酒,万葩千萼。

一棹归来吴下看,俯仰心情今昨。

强倚雕阑,羞簪雪鬓,老恐花枝觉。

揩摩愁眼,雾中相对依约。

闻道家宴团栾,光风转夜,月傍西楼落。

打彻梁州春自远,不饮何时欢乐。

沾惹天香,留连国艳,莫散灯前酌。

袜尘生处,为君重赋河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临江仙(其二)

万事灰心犹薄宦,尘埃未免劳形。

故人相见似河清。恰逢梅柳动,高兴逐春生。

卜昼匆匆还卜夜,仍须月堕河倾。

明年我去白鸥盟。金闺三玉树,好问紫霄程。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

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

新声谁唤出罗帏。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

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

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功行三千宜五福,长生何假金丹。

从教沧海又成田。琼枝春不老,璧月夜长妍。

上界从来官府满,何妨游戏人间。

年年强健到樽前。莫辞杯潋滟,君是酒中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