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清虚堂韵送匏庵少宰服阕还京

三年袍幞违风沙,归家读《礼》如退衙。

长髯已间数茎白,瞳视明察无纤花。

乡人廿载旷接见,老少瞻拜常填家。

怡然不烦亦不拒,正犹茂木容群鸦。

朝廷眷注特虚要,匪直鉴藻兼辞葩。

要仪百辟重德度,如郁须酒渴乃茶。

騑騑四牡不可缓,我亦殷勤当执挝。

与君一别绝聊赖,虮虱颇学嵇康爬。

衰人载见恐无日,未免握手成吁嗟。

时勤相忆但搔首,仰睇天上空云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匏庵少宰服丧期满还京的感慨。首句“三年袍幞违风沙”描绘了朋友长期在外任职的艰辛,回归家乡犹如卸下官职般轻松。接着写诗人观察到友人容颜变化,“长髯已间数茎白”,眼神依旧明亮,但岁月已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

“乡人廿载旷接见”表达乡亲们久别重逢的喜悦,纷纷前来拜见。诗人以“怡然不烦亦不拒”形容友人的平易近人,如同茂木接纳群鸦,展现出其宽广的胸怀。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朝廷对他的重视,不仅因其才华,更看重他的品德。

“騑騑四牡不可缓”寓意着友人应尽快启程,而诗人也表示将尽心尽力为其送行。“与君一别绝聊赖”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暗示友情的重要。最后,诗人感叹相见之日遥不可及,只能通过“时勤相忆但搔首”和仰望天空来寄托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福,又流露出深深的离愁别绪,展现了明朝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读杨宫詹与屠太宰论事劄子

古谏无专职,士庶获胥通。

今者置有位,非位默而恭。

卿相曷其然,出纳代天工。

宫詹此札子,责善太宰公。

辞严气则直,读之声沨沨。

韩论及欧书,异代而合踪。

既可扶国是,抑竭朋友忠。

百年无此言,友道从而隆。

朝廷罚台给,株连班直空。

宰公乞摄旷,奏上何匆匆。

略弗涉救援,于是涉迎逢。

急彼故缓此,意外有牢笼。

人情鄙兹疏,诋讪纷詾詾。

台为风纪御,给本丝纶总。

朝廷托耳目,立法由祖宗。

官小系则大,责重望乃崇。

愆忒以之律,邪佞以之攻。

从则如水流,不从如水壅。

士气要在养,养则其气充。

折沮失謇谔,使之抱喑聋。

天王本圣明,宰公实股肱。

信之如蓍龟,可以定吉凶。

慷慨能行义,岂曰无优容。

难解者彭王,喜怒注宸衷。

程罪终见释,钺幸终弗庸。

公议皎如日,晓及三尺童。

岂宰顾不谅,而弗及童蒙。

朝廷行是罚,名以惩不供。

因摄以寓援,何不鉴触龙。

乞浆或得酒,求鱼庶离鸿。

言患不至此,何患听弗聪。

所惜在谏垣,两挫一岁中。

岁来其娓娓,履霜怆凌冻。

不可视朝廷,长有拒谏风。

凤鸟吝不鸣,若鸣致时雍。

匪为群谏地,自树弼亮功。

其日举传奉,逮谏适相同。

奏名四十员,珂马耀长冲。

胥靡共趋走,俛默不敢颙。

观者谓不祥,道议起如蜂。

其责将谁归,未可谢匪躬。

当悯时不平,亦可悲人穷。

不鸣岂瓦鸡,不应岂木钟。

岂待七年发,救焚必征彸。

但恐缓不及,激切有缄封。

令人思三原,当此热心胸。

陈乞惟恐后,剀切期必从。

皎皎歌白驹,一往无留踪。

江湖渺吾忧,其言不可终。

形式: 古风

解嘲诗

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

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

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

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

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

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

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

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

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

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

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

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

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

形式: 古风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见异香诸山喜而有作

清苕达宜兴,道湖已成算。

仆夫却告难,风浪卒莫玩。

劝我陟山麓,正尔免忧患。

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断。

譬山行见湖,昏昏秪浩瀚。

何如行湖中,坐见山秀烂。

仆尚请决筮,得《需》利在彖。

毅然促飞橹,猛进不复懦。

探穴有虎子,履险获奇观。

出浦即会胜,列障拥一岸。

遥思揽吴香,妄意觅仙幔。

群耸西若监,巨浸东罔畔。

天谓湖太淫,设此似按摊。

云涛日冲撞,石趾力抵捍。

输赢各无能,两垒对楚汉。

我行锋镝间,便以老命判。

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

始有舟楫虞,尽被山破散。

山亦有情状,要我绮语赞。

气聚势则附,形散脉复贯。

远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换。

虽静有动机,万态纷变乱。

虬龙徐蜿蜒,狮猊悍奔窜。

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

正展芙蓉屏,横亘苍玉案。

晴縠绉日光,莫熨锦绣段。

金庭与玉柱,远弄波影灿。

历眼四十程,续续青不断。

平生诧传闻,信美非谩谰。

修辞聊梗槩,归忆庶可按。

形式: 古风

归途欲登惠山时烟雨空濛众有难色余独奋往

惠山怪我昨径去,归来欲登却作雨。

湿云隔眼失高翠,掉头不顾真巢父。

愿治笠屐往慰谢,众虑沾濡吾莫沮。

我言惠不在天上,行不畏难当至耳。

呼童挈榼客乃从,一段奇踪自伊始。

西湖山色奇空濛,当与此山移此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