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器席上燕别高漫士得思字

月出东大堤,含辉正流丽。

同心以绸缪,何乃生离异。

置酒登高台,台中筦弦思。

临觞不能御,恨恨心已醉。

忆昔俱少年,眷言不相弃。

及兹别离时,衰境倏已至。

念君远行游,严驾越淮泗。

阿阁入云中,皇居俨迢递。

京邑多故人,谁为愿微细。

恨无承风翰,随君发遐裔。

浮云东南翔,夕景忽西逝。

安能守穷贱,皓首以遗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林思器席上燕别高漫士得思字》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离别场景。诗的前四句“月出东大堤,含辉正流丽。同心以绸缪,何乃生离异”通过明亮的月光和美丽的景色,烘托出主人公与友人曾经的亲密无间,然而此刻却面临离别的无奈。接着,“置酒登高台,台中筦弦思”写两人在宴会上借酒浇愁,但悲伤的情绪难以抑制。

“临觞不能御,恨恨心已醉”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之痛,即使饮酒也无法驱散内心的苦涩。回忆起往昔的少年时光,“忆昔俱少年,眷言不相弃”,更显如今别离的哀伤。随着友人远行,“衰境倏已至”,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也迅速衰老。

“阿阁入云中,皇居俨迢递”描绘了友人将要去往繁华的京城,而自己只能遥望。“京邑多故人,谁为愿微细”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对京城旧友能否关心自己的疑问。最后,“恨无承风翰,随君发遐裔”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收到友人的书信,寄托思念之情。

全诗情感深沉,通过月夜、宴饮、离别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无奈。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题林汉孟瓢所

东林富猿鹿,下有静者庐。

四壁无长物,一瓢常晏如。

青萝覆虚牖,落叶纷前除。

初疑许由室,终类颜子居。

饭糗常自乐,饮泉非愿馀。

双涧时浣衣,七岩閒著书。

何须洗双耳,始与尘事疏。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赠周谷泰赴召天京

王风变诸夏,光岳生才彦。

遂令布衣臣,歘起皆缨弁。

马卿宁久微,宁戚岂长贱。

扈从甘泉宫,承恩未央殿。

金陵郁龙虎,佳气浮葱茜。

天子坐明堂,群公牧州县。

奇居倜傥怀,而无故乡恋。

耻学儿女仁,含悽别亲串。

绿水映行辀,青山对华饯。

兹去复何辞,皇情有深眷。

形式: 古风

方壶渔隐图

沧波深不极,孤棹独容与。

白发尚渔竿,何心恋圭组。

翛然水木兴,浩荡沙鸥侣。

回首莓苔峰,苍茫夜来雨。

形式: 古风

题郑氏家藏古画

凉雨净氛壒,孤云结层阴。

飞流激芳涧,嘉木澄幽林。

鸟啼谷中趣,人閒川上心。

谁为后来者,当期此投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