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谷泰赴召天京

王风变诸夏,光岳生才彦。

遂令布衣臣,歘起皆缨弁。

马卿宁久微,宁戚岂长贱。

扈从甘泉宫,承恩未央殿。

金陵郁龙虎,佳气浮葱茜。

天子坐明堂,群公牧州县。

奇居倜傥怀,而无故乡恋。

耻学儿女仁,含悽别亲串。

绿水映行辀,青山对华饯。

兹去复何辞,皇情有深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赠周谷泰赴召天京》描绘了人才辈出的时代背景,以及主人公周谷泰被朝廷征召,从平民跃升为官员的荣耀历程。诗中提到的“马卿宁久微,宁戚岂长贱”,借用马援和宁戚的典故,暗示周谷泰的才华终将得到施展,不会长久处于低微地位。他将追随皇帝于甘泉宫和未央殿,显现出朝廷对他的信任。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描述金陵(南京)的繁荣景象,象征着国家的兴盛,群臣各司其职。主人公虽然身处高位,但不为故乡之情所牵绊,表现出高尚的志向和不凡的胸怀。他告别亲人时,虽有离愁,却耻于流于儿女情长,决心以坚韧的品格面对新的职责。

最后两句“绿水映行辀,青山对华饯”以景寓情,表达了主人公即将启程的壮志与决绝,以及对皇帝深情关怀的感激。整首诗情感饱满,既赞美了人才的崛起,也展现了主人公的忠诚和抱负。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方壶渔隐图

沧波深不极,孤棹独容与。

白发尚渔竿,何心恋圭组。

翛然水木兴,浩荡沙鸥侣。

回首莓苔峰,苍茫夜来雨。

形式: 古风

题郑氏家藏古画

凉雨净氛壒,孤云结层阴。

飞流激芳涧,嘉木澄幽林。

鸟啼谷中趣,人閒川上心。

谁为后来者,当期此投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山水小景

习静喜还山,山水趣方永。

灌木澄幽阴,风泉溜华顶。

清听空外遥,吾心坐未醒。

空山落叶时,渡口潮初长。

远树带虚亭,閒云霁孤舫。

古路今人行,浮生几回往。

形式: 古风

书问耕堂

庞公喻刘表,仲尼小樊迟。

为学贵自广,遗安亮无危。

若人隐耕稼,取乐宁在兹。

用舍随所遇,荣贱心弗移。

闭门面场囿,开轩瞩清池。

棕叶覆我牖,藤花垂我衣。

方春始微雨,薄言往东菑。

田叟既相勉,耰种恒及时。

稻苗日已长,稂莠日已稀。

远心易无闷,悟物兼忘疲。

虽云体力倦,斗酒聊自怡。

伐檀夙有戒,素食良可讥。

岂不善微禄,知命复奚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