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二十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砚时。

玉未琢前犹索辩,金经煅后更何疑。

当时掉臂人皆笑,今日摇头谁不知。

天外凤凰飞处别,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爱写诗,写诗对他来说是磨砺文笔的过程。
未经雕琢的玉石还需争辩价值,经过锤炼的黄金更无需怀疑其纯度。
当年他不顾他人嘲笑,坚持己见,现在众人点头称赞无人不晓。
他的才华如同天外飞翔的凤凰,独特出众,再次强调,欧阳修并非只爱吟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试砚:磨砺文笔,比喻创作过程。
掉臂:不顾他人看法,毅然决然。
摇头:表示赞同或赞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二十一)》,主要通过对比和叙述,展现了诗人邵雍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独特见解。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吟咏而作诗,而是将诗视为一种自我磨砺和试验的过程。接下来的“诗是尧夫试砚时”进一步强调了诗在诗人生活中的实践意义。

诗人以玉未经雕琢比喻诗的初始状态,需要不断打磨和完善,“犹索辩”表达了对诗艺精益求精的精神。而“金经煅后更何疑”则象征着经过反复锤炼的诗歌,其价值和意义更加明确,无需再有任何怀疑。

“当时掉臂人皆笑”描绘了诗人早期创作可能遭遇的嘲笑和不理解,但他并未因此动摇。“今日摇头谁不知”则暗示了时间的检验和诗才的认可,如今他的诗歌已经广为人知,得到了人们的尊重。

最后两句“天外凤凰飞处别,尧夫非是爱吟诗”,诗人以凤凰翱翔天际的形象,寓意自己的诗歌超越世俗,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再次强调,他写诗并非单纯爱好,而是追求卓越和独特的艺术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邵雍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自己才华的高度自信,同时也揭示了他通过诗歌探索人生哲理的深层含义。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十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再住时。

积翠莺花供秀润,上阳风月助新奇。

凤凰楼观云中看,道德园林枕上窥。

不负太平吟笑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六十七)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重惜时。

西晋浮誇时可叹,南梁崇尚事堪悲。

仲尼岂欲轻辞鲁,孟子何尝便去齐。

仪凤不来人老去,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二十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笔时。

以至死生犹处了,自馀荣辱可知之。

适居堂上行堂上,或在水湄言水湄。

不止省心兼省力,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三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有愧时。

空受半来天下拜,却无些子自家为。

心能尽处我自慰,力不周时人亦知。

只恨一般言未得,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