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却望庐山倚柁楼,半空宿霭未全收。
苍然五老独献状,似欲劝人求一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开篇“却望庐山倚柁楼”,诗人先是远眺庐山,视线停留在半空中的某个楼阁,可见其对美景的向往与追求。而“半空宿霭未全收”则表明天色尚早,阳光还未完全散去,给人以清晨的宁静与纯净之感。
接着,“苍然五老独献状”,这里的“五老”指的是道教中的五位神仙,他们在这座楼阁中似乎正在进行某种仪式或是讨论,这一幕既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似欲劝人求一游”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诱惑,仿佛这些仙翁在向凡人传达某种信息,引导人们去追寻那超凡脱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通过道教元素渲染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美丽山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股引人向上的力量。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平生得意白鸥外,岁晚归心鸿雁俱。
蕉叶雨声喧晓枕,梦成风楫泛江湖。
悬知雨意未渠已,一夜檐声到枕间。
晓上高楼望云气,蛰龙千丈起西山。
早秧出陇蚕已丝,眼中一雨正垂垂。
农家辛苦渠能识,请诵周公七月诗。
日上宁容晓雾遮,须臾碧玉贯明霞。
人谋天意适相值,寄语韩公不用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