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长至呈同系诸公

圜扉望断属车尘,闻道銮舆出禁闉。

五夜斗杓初建子,孤臣霜鬓未逢辰。

雉罗既说嗟何及,龙性谁言不可驯。

犹有钟仪数行泪,南冠相对共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琬在狱中所作,表达了他的深沉情感与对时局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首联“圜扉望断属车尘,闻道銮舆出禁闉”,以“圜扉”、“属车尘”、“銮舆”、“禁闉”等词语描绘了皇宫的景象,通过“望断”和“闻道”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出宫的无奈与失望之情。

颔联“五夜斗杓初建子,孤臣霜鬓未逢辰”,运用了“五夜”、“斗杓”、“建子”等天文术语,以及“孤臣”、“霜鬓”等个人形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

颈联“雉罗既说嗟何及,龙性谁言不可驯”,通过“雉罗”、“龙性”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无奈与对理想化的追求之间的矛盾。雉罗象征着束缚与限制,而龙性则代表了自由与尊严。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个人自由与尊严的渴望。

尾联“犹有钟仪数行泪,南冠相对共沾巾”,引用了《左传》中的典故“钟仪之泪”,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钟仪是楚国的音乐家,在被俘后仍保持其民族身份,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忘自己的民族情感和身份认同。同时,“南冠”也是囚犯的代称,这里与“共沾巾”一起,表现了诗人与同狱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和共同的命运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国家时局以及民族情感的深切关怀和忧虑,展现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怀王敬哉

萧条岁月孰华予,行步徘徊靡所如。

刀俎堪惊身是鹿,云宵还念食无鱼。

但留东海栽桑地,敢作南山种豆书。

闻道宣房薪未塞,欲从太史问《河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贺曾庭闻举孝廉

谁言才子竟蹉跎,天马西徕万里过。

名姓在秦张禄贵,文章入洛陆机多。

汉廷伫奏《凌云》笔,羌笛争传出塞歌。

陇上梅花凭驿使,好将双鲤下黄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同东云雏王心古诸君登华山云台峰

丹梯千仞倚嵯峨,万转盘纡出薜萝。

少华西来朝白帝,太行东望走黄河。

欲从玉女窥莲井,须向仙人借斧柯。

襆被同君星汉外,方知天上白榆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华岳二首(其一)

遥遥青黛削芙蓉,此日登临落雁峰。

霄汉何人骑白鹿,天门有路跨苍龙。

流沙弱水真杯勺,太白终南尽附庸。

却忆巨灵开辟日,神功橐籥费陶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