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阮公咏怀(其九)

才美未足喜,技恶未足叹。

左右无亲交,雌雄安可言。

不见庞眉尉,三世不徙官。

虽有韩长孺,百金赂武安。

功名复如何,巧宦良为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的《效阮公咏怀(其九)》。通过这首诗,薛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首句“才美未足喜”,诗人先提出观点,认为一个人的才华虽好,但不足以让人欣喜,暗示了在现实社会中,仅仅拥有才华并不能保证成功或得到认可。接着,“技恶未足叹”与之形成对比,指出技术上的不足也不值得过分叹息,强调了在评价个人时,应全面考虑,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才能或技能。

“左右无亲交,雌雄安可言”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在社会关系中的孤立感。没有亲朋好友的支持,个人的处境显得更加艰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这样的环境中都难以找到依靠。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人情的淡薄。

接下来,“不见庞眉尉,三世不徙官”引用历史典故,以庞眉尉为例,说明在古代社会,即使一个人勤勉一生,也未必能获得晋升的机会,体现了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而“虽有韩长孺,百金赂武安”则通过另一个例子,揭示了通过贿赂等手段获取职位的现象,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不公。

最后,“功名复如何,巧宦良为贤”总结全诗,提出疑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追求的功名又有何意义?那些善于钻营、投机取巧的人反而被认为是贤能之人,这无疑是对社会价值观的一种讽刺和批判。

综上所述,薛蕙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和批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腐败以及人际关系冷漠的深切忧虑,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关注社会现实的文人的责任感和批判精神。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效阮公咏怀(其十二)

旷望三河侧,轻车并华辀。

壮盛值今辰,志欲一来游。

路傍缤纷子,驰骛各有俦。

腹内怀辛螫,侧目起相雠。

晏婴畏仲尼,惠施忌庄周。

疑似不可居,俯仰生菑尤。

感彼行露章,独处安所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效阮公咏怀(其十五)

天上何所有,上有九重台。

日月辟房牖,河汉界两阶。

白虎夹路隅,青龙啾啾啼。

五岳当束脯,四海充一杯。

衣裳被云气,左右结双蜺。

彗星垂为带,北斗束为觿。

举足历颢苍,往往不复迷。

朝集扶桑东,夕降若木西。

形式: 古风

效阮公咏怀(其十六)

人生非殊分,天命自有涯。

置此傥来者,安用矜且夸。

蚩蚩当路子,欣欣一何多。

玄冕结长缨,丹组垂纤罗。

采曜连金玺,文绣杂鸣和。

顺风激清尘,向日扬芬华。

意气肯少假,颜色每相加。

不见蜉蝣羽,日夕叹咨嗟。

形式: 古风

效阮公咏怀(其十九)

生理一何殊,巨细各有当。

寿陵入邯郸,匍匐大道傍。

西河惑交战,中山忌重伤。

揆力非所任,矫枉失其常。

如何纷华子,生平厌膏梁。

閒居羡幽深,临岐久徜徉。

贫贱诚不易,鸩毒安可忘。

行矣反故涂,贻尔以斯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