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阮公咏怀(其十九)

生理一何殊,巨细各有当。

寿陵入邯郸,匍匐大道傍。

西河惑交战,中山忌重伤。

揆力非所任,矫枉失其常。

如何纷华子,生平厌膏梁。

閒居羡幽深,临岐久徜徉。

贫贱诚不易,鸩毒安可忘。

行矣反故涂,贻尔以斯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模仿阮籍《咏怀》之作,名为《效阮公咏怀(其十九)》。全诗通过对比与自省,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道德选择的深刻思考。

首句“生理一何殊,巨细各有当”,提出生命形态多样,大到宇宙万物,小至个体生命,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意义。接着,“寿陵入邯郸,匍匐大道傍”运用典故,比喻学识浅薄者盲目模仿高深学问,结果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西河惑交战,中山忌重伤”两句,借历史事件隐喻社会中的矛盾冲突和道德困境,指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人们往往因恐惧或自私而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揆力非所任,矫枉失其常”则强调了个人能力与责任的匹配问题,以及纠正错误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提醒人们行事应谨慎,避免过度矫正导致偏离正轨。

“如何纷华子,生平厌膏粱”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閒居羡幽深,临岐久徜徉”描绘了诗人向往宁静的生活环境,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体现了对人生选择的深思熟虑。

“贫贱诚不易,鸩毒安可忘”警示世人,即使在贫困与卑微中,也应坚守道德底线,不可为了一时之利而背弃原则。

最后,“行矣反故涂,贻尔以斯章”鼓励人们回归本真,不忘初心,将此诗作为对自己的提醒和告诫。

整首诗以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一)

兹年忽将逝,我心怆以哀。

日暮不遑食,空堂独徘徊。

驾言出西城,中有池与台。

清渠夹阡陌,寒露被蒿莱。

慨念昔时人,零落安在哉。

玄象无淹次,四序倏如摧。

自非藉荣名,一日等尘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四)

嘉谷败荼蓼,良巢毁茅鸱。

路傍张四罗,戢羽落卑枝。

卑枝亦已足,尚须保其危。

捷捷少年子,挟弹来追随。

俯仰偕俦侣,言笑盛容仪。

当面施柔谦,中心怀崄巇。

诗人亦有言,正直神所依。

祸福有固然,反侧焉能稀。

嗟尔众多士,兹理不可违。

形式: 古风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五)

昔余少年日,浮湛声色场。

追逐公孙子,驰骛狭邪旁。

一醉累旬朔,一出历四疆。

欢乐未及竟,憔悴使心伤。

晚读列仙传,始学却老方。

万事不足竞,二物焉难当。

十年烧丹液,效状亦茫茫。

更希游玄漠,得失两俱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七)

凉风起中林,槁叶落如扫。

徘徊此何时,岁暮一何早。

吾生随物化,安得不枯槁。

惆怅终日夕,延颈望云岛。

荣名非所慕,神明可长保。

手把三皇文,五岳访芝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